孟母断机(1 / 1)

“父亲贤明,其子愚昧者未必少;母亲贤明,其子愚昧者,想来自古少见也。”

我想起过去自己所画的《孟母断机》图时,常常联想起安井息轩(13)先生的这句名言。

自嘉永六年美国的黑船来到日本(14),息轩先生著有《海防私议》一卷,对军舰的制造、海边的筑堡、粮食的保蓄等都有相当的论述——今日的大问题远在嘉永年间他就在呼吁。除此之外,先生还留有《管子纂诂》《左传辑释》《论语集说》等多部著作。但比起先生的多部的著书,我坚信没有比上面的那句话更重要的教训了。

的确如此,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没有比母亲更合适的人了,正因为如此,就不能不深刻地感受到母亲责任的重大。

正如息轩先生的名言,贤母的孩子没有一个是愚昧的。

过去名将的母亲、伟大政治家的母亲、出类拔萃的伟人的母亲,没有一位不是贤母。

孟子的母亲也不例外,是一位贤母。她把将儿子孟子养育成出色的人作为最高的义务,认为将孩子培养成才也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因此,这份苦心绝不一般。

孟子还是小孩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居住的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和朋友玩游戏时,常常模仿办丧事。

母亲看着这样的游戏,觉得非常头痛。从早到晚地模仿办丧事,三岁看大,对将来不会有好的影响。

意识到这一点,母亲马上带着孟子搬到远处了。

然而,这一次搬家离市场很近,孟子很快就开始模仿商人了。和附近的朋友们,尽说着买卖的事。

第三次搬的家,离学校很近。

于是,孟子开始模仿读书,以写字为游戏,学起礼仪规章。孟子的母亲第一次展开愁眉,决心在这里永远住下去。

这就是世人口中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长大后,孟母决心送他去别国学习如何做学问。

然而,年少的孟子却十分想念留在家乡旧国的母亲。

一天,因为太想母亲,孟子突然回到了母亲家。

这时,孟母正好在织布。母亲看见孟子,虽然一瞬间浮起高兴的表情,却很快改变了态度,关切地问道:“孟子啊,学问都做好了吗?”

孟子听了母亲的问话,有些惊慌失措。“是的,母亲大人。果然学的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东西,再怎么做都是白费功夫,我就停学回来了。”

听了这个回答,孟母突然拿起身边的剪子,将苦心织好的布从中间剪断了。然后对孟子训道:“看吧!你中断学业,和这块布从中被剪断,是一样的结果呀。”

母亲把彻夜不眠织就的珍贵的布,还没完成就剪断,孟子对此感到十分悔恨。对母亲的歉疚心情,撼动了年少孟子的心。

孟子当场为自己懦弱的精神表示歉意,又一次回到首都做学问了。

数年之后,成为天下第一学者的孟子,如果没有年少时母亲严厉的训斥,最后还能成为那样闻名天下的学者吗?

贤母真的可以说是国家之宝啊。

画《孟母断机》图是在明治三十二年。

当时,我在市村水香(15)先生处学习汉学,在先生的讲义中有这个故事,深深地刺痛了我。我虽然是一介画人,《孟母断机》却与《游女龟游》《税所敦子孝养图》等一脉相通,都是我的教育画,也是我怀念至今的作品之一。

“父亲贤明,其子愚昧者未必少;母亲贤明,其子愚昧者,想来自古少见也。”

息轩安井仲平先生的这句话,难道不是现在的日本妇人必须体味的千古不灭的箴言吗?难道不应该抱着与孟母一样的思想信念,决心将下一代教育成才吗?

想起孟母断机的故事时,我就生发出这样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