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我在电话里向老陈提出了支付生活费的要求。这是我第一次开口向老公要钱。
事实上,读书时我有微薄的奖学金,工作后有固定和不固定的收入,除了爱住好酒店,喜欢喝点好酒,并无奢侈的爱好。因此,我不仅不拿老公的钱,父母的钱也不要。结婚时,老陈曾说过是不是要把银行卡给我,我连连摇头:“别给我增加负担,别再被我搞丢了。”
在我们这些自尊自强的人看来,向老公要钱似乎是一件丢脸的事,就像回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
而此刻,我却在向老公要钱。
生下女儿后,老陈和我依然处于分居状态,孩子由妈妈和婆婆轮流带,我则和孩子捆绑在一起。如意一直是纯母乳喂养,不存在伙食费;尿不湿是唯一支出,却因为我俩的好人缘,很长一段时间都能收到各方好友源源不断寄来的尿不湿。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供我日常吃喝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虽然产后工作有所调整,但我一直有收入,不富贵,也绝对高于平均水平。
要钱的契机是,我去超市给如意买米粉,嗅到了“碎钞机”的味道。考虑到如意时不时会跟着我上路,我又注意到了价格不低的果蔬泥、米饼等便于携带的食物。
我当然可以支付所有,但我觉得,要给爸爸一个参与的机会,尽管金钱无法替代真正的养育。
所以,我的出发点不是“养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女儿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那种常见的抱怨—光是这么抱怨的话,用处不大,要是碰到个不配合的老公,最后只能落得妈妈越想越懊恼。
我跟老陈说:“如意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一起,由于客观原因你没法时刻在她身边,那你就用出资的方式吧!”
我们不讲公平与否,不算计谁为这个家付出更多,更不假设是“离开金钱不能过”还是“缺了陪伴没法活”。“一起养育”这件事没那么复杂,见机行事,也没有可参考和模仿的案例。
“我是该给你点钱,你每天产奶量那么大,真的也省了不少奶粉钱。”老陈顺着我的话给予了肯定。随后,卡上就到账了一笔钱。
英国资深心理治疗师朱莉亚·塞缪尔的经验告诉她,婚姻中经常会有一场争斗贯穿整个过程,通常事关相爱的程度、性和金钱。如果双方都没有行动,听之任之,风险就是,争论会年复一年地累积起来,双方会更加坚决地捍卫自己的立场,直到成为僵局。
没过多久,我又一次对老陈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天,我俩住酒店。和每次外出一样,晚上都有当地朋友的宴请,我抱着如意在饭桌上吃了一个多小时后先行离开,喂奶、哄睡,还成功地把她放入了小床。我给老陈发了个信息,告诉他如意已经睡着,我也打算睡了,进门请轻声。
还没到十二点,如意就醒了,我把她抱到身边喂奶。正在这时,门铃也响了,我本能地看手机,果然有很多个老陈的未接来电。我只好先放下如意,看到门口烂醉如泥的老陈,后来证实他是因为喝多了而找不到房卡。
接下来的整个夜晚都堪称惊悚。因为躺我身边,如意频繁索奶;老陈鼾声震天,但因为中间夹着女儿,我伸手几乎碰不到他;让他帮忙把空调温度调高,帮如意拿块浴巾替代被子,完全不理。我睡不好觉,哭声、鼾声,一大一小彻底激怒了我,我在黑夜里睁大眼睛,像思考一篇文章一样组织好了大段台词—为什么要让你拿浴巾?之前如意因为着凉得过急性喉炎,还不是大热天的我抱她出去做雾化!你做过什么!到底是谁要孩子的!要不是你喜欢孩子,我至于现在这样吗!
然而,我才说了句“你给我起来”,如意突然醒了,两眼瞪着我,无辜又茫然。我意识到,此刻不是质问和谈心的时候。我把如意搂在怀里,所有话浓缩成一句:从今天起,有酒就没我,有我就没酒。
早上六点,如意准时醒来,老陈也醒了,拼命道歉。我的大段台词已经过期,细枝末节地复盘不是我的风格。我再一次重复了那句话“有酒没我,有我没酒”,并明确告诉他,以后是“滴酒不沾”,而不是“稍微少喝点”。那些模糊的量词,没用。
提要求,一定要明确而具体。
很多专家都说过,营造更和谐的双方关系,关键不在于避免争执,而在于认识到争执始终难免,我们必须去解决。而解决问题,在某些时候,是不需要说话圆滑、给到双方面子的。
过去我们也试着沟通,反反复复就“少喝点”和“打呼噜”说个没完,但似乎一直没有明确过诉求。就像那些错位的表达—
想要好好被爱,说出来的却是:“你怎么这样对我?”
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说出来的却是:“你这个人永远这么邋遢!”
我想让他给我更好的睡眠、少喝酒,说出来的却是:“酒有那么好喝吗?”
所以这次,我索性把自己的需求摆到明面上,两人去谈论它,直接,迅速,得当。
我后来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更强势的标题《生气是女孩们最大的美德》,文章里说:“很多时候,在一段权利不平等的关系里,我们感觉不舒服,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许本质的原因是大部分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
当然,文章的目的不是推出女生可以任性生气的挡箭牌,更重要的还是回到“在关系中如何对待自己”这个命题。
性教育学家刘文利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抱着孩子遇到一个小区阿姨,小区阿姨伸手想抱这个孩子。孩子还不会说话,扭着身体躲着阿姨伸出来的手,很明显不想被抱。大人可能会习惯性地说:“你看阿姨那么喜欢你,你怎么不让她抱你?”
在大人看来,就抱一下怎么了,人家是喜欢你。
但没人想过孩子是不是想要被抱。也许是认生,也许是这个时候不想让别人抱,跟妈妈在一起才是舒服的事。
如果这个时候,大人顺应孩子的反应,帮孩子解围,孩子会觉得自己刚才表达的意愿是被大人们理解和尊重的。
这种感觉一次次积累,孩子就会意识到“我的感觉很重要,你们都很尊重我”,而有助于在他们长大后帮助他们做出直觉的判断,尤其在面对一段关系是否合适时。
也许我早该表达愤怒?
我想到如意,我们的女儿,她还有漫长、丰厚和未知的一生。我对待自己的姿态,或许是她如何对待自己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