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春天,战争持续了接近一年,茨威格在档案馆找到了一份工作。负责档案馆的上校给了他一次真正观察战争恐怖面目的机会,他感到自己必须为反战而斗争。两年后,茨威格出版了反战戏剧《耶利米》。他本不指望这出戏能够立即上演,因为欧洲的战争还未结束。然而,苏黎世剧院经理请求茨威格立即将此戏搬上舞台,以提醒人们战争对世界的破坏。茨威格同意了。
1928年,茨威格改编了本·琼森的戏剧《福尔蓬奈》(又译《伏尔波尼》)。他花了九天时间,用散文体写下了大致的框架,将此稿寄给德雷斯顿的宫廷剧院,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份还未完工的草稿。剧院收到以后来信告诉他不要再改动了,茨威格版的《福尔蓬奈》就以这一稿为剧本在世界多地上演。
1905年或1906年夏天,茨威格完成了戏剧《忒耳西忒斯》,三个月后收到了柏林皇家剧院的回复。信中说马特考夫斯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演员之一,有意出演剧中角色阿喀琉斯,茨威格兴奋极了。然而,这位演员在排练期间患病逝世,演出取消。
随后,与马特考夫斯基齐名的演员凯恩茨联系上茨威格,想要与他合作,请他写一幕小短剧。凯恩茨看到剧本草稿以后赞不绝口。凯恩茨本打算回国立即排演这幕短剧,然而,不幸再次发生,他回国时染上重病,不久之后就离世了。茨威格为此有了心理阴影,不敢再轻易创作剧本。
1912年,茨威格又与城堡剧院经理阿尔弗雷德·贝格尔男爵合作《海边的房子》,这位才华横溢的男爵准备亲自导演这出剧。茨威格一再确认演员名单里没有著名演员,才同意上演。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在排演前十四天,导演男爵去世了。
1931年,他完成新剧《穷人的羔羊》。他的好友亚历山大·莫伊西想要出演这部剧的主角。茨威格考虑到这位演员的天分与才气,害怕诅咒再次应验,拒绝了自己的朋友。他以为自己躲过了命运的安排。
1935年,莫伊西再次找到他,想请他翻译诺奖作家路伊吉·皮兰德娄的剧作《修女高唱五月之歌》,这是莫伊西将要出演的一部作品。作者认为只有茨威格可以胜任此项任务。茨威格在几周之后翻译好了这部作品。然而,排演还没开始,清早的报纸就传来莫伊西发病,排演推迟的消息。没过多久,这位演员也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