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兆:做重复性的动作时缓慢且出现运动障碍,例如字越写越小,走路越来越快,慌慌张张,吃饭容易呛着,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大病:帕金森综合征。
致病习惯:①老年人活动少。②长期生活在有工农业污染或室内装修污染的环境中。③有家族遗传史。
都说字如其人,从字的形态、大小、风格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心情,有时还可以从字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伍老师退休后一般待在家里,或者到家附近的公园逛逛。近几年,他觉得腿脚有些不好使了,就减少了外出的时间,待在家里也比较闷,于是他就练起了书法。一天,他用钢笔抄完一篇文章后发现文章后面写的字比前面写的字好像小了一号,他以为是自己老花眼看不清楚,也没有太在意。但这种写字小的情况后来越来越严重了,如果只是写几个字还好,但如果是写信或者写日记,写到最后,字就会越写越小,跟芝麻似的,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在写什么。伍老师还特地去检查了眼睛,换了副老花镜,但这种情况却没有改善。
又过了一段时间,伍老师发现自己做其他事的时候也出现了问题,比如吃饭时经常嚼着嚼着就觉得嘴巴没劲,手拿筷子拿久了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喝水时也容易呛着,和人说话时声音好像比以前小了,于是伍老师去了大医院的耳鼻喉科接受检查。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问诊,医生怀疑他的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于是建议他再去脑外科检查一下。经过一轮检查后,伍老师被确诊为原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这种病是一种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因为脑神经逐渐出现变性,于是就影响了肢体的活动,从而造成运动障碍。伍老师写字时越写越小,就是运动障碍的表现之一。帕金森病发展下去,患者就会出现肢体震颤、麻痹,肌肉僵硬,关节屈伸不利的情况,连日常的穿衣、洗脸、刷牙等动作都会出现困难。
因为帕金森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像伍老师这样的老年病人多以为那些症状都是年纪大了,手脚不好使引起的,以致耽误了治疗。据伍老师介绍,上了年纪后,因为腿脚不便,他很少运动,绝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其实,对老年人来说,懒于运动会造成肢体灵活度下降,减弱脑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因此,老年人最好定期做些运动,避免肌肉僵直,减小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风险。伍老师后来去了帕金森综合征的专科求诊,医生对他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评估过后,建议他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疗法,缓减病情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症状。
年龄增长、遗传、工农业污染、室内装修污染等都会引发此症,有这些患病倾向的人要定期去医院检查。
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例如手的动作、走路、吃饭、写字、睡眠、说话的习惯等都是长年累月形成的,如果这些习惯莫名其妙地出现改变,很有可能就预示着身体状况的改变,对于年龄较大的人士就更是如此。因此,假如一些生活习惯忽然出现了改变,就一定要多加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