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兆:白天站立或运动时腹股沟出现小肿块,晚上睡觉时肿块消失,偶有胀痛、便秘。
大病:疝气。
致病习惯:①长期便秘。②因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而常咳嗽。
今年61岁的廖大爷,是一家工厂的门卫。他在一次感冒后发现自己腹股沟部位多了一个小肿块,白天站立或者运动时可以摸得到,圆圆滑滑的,用手压可以将它压回去,晚上睡觉的时候,那个肿块就不见了。除了偶尔有些腹胀的感觉或者是排便困难之外,廖大爷并没有感觉到其他的不适,他认为人老了,便秘是正常的,也没将便秘、腹胀和肿块联系在一起。
可是,这几个星期他发现那个肿块比较难缩回去了,而且小腹在运动后经常疼痛,睡觉时则会舒服很多。那天,他闲着无事和厂里面的年轻小伙子打了一场篮球,打完后,小腹突然剧烈地痛起来,痛的时候有如刀绞。同事急忙将痛得大汗淋漓的廖大爷送进了医院。
医院的诊断结果出来了,廖大爷被吓了一跳。原来,廖大爷得的是绞窄性疝,现在绞窄性疝已经引起了肠坏死,所以必须动手术切除坏死的肠子。廖大爷有些不明白什么是绞窄性疝,他想不通自己平时身体挺不错的,怎么就会突然肠坏死了。
医生告诉廖大爷,他的肠坏死是由疝气造成的。所谓疝气,即腹股沟疝,就是人体的组织或者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者薄弱的部位进入另一部位的情况,俗称“小肠串气”。
疝气多发于小孩和老人,小孩的疝气属于先天型的,而老人的疝气属于后天型的。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的腹壁会变得薄弱,而人的肠子是时时刻刻在体内运动着的。有些人比如便秘患者、慢性肺疾患者会因为排便不畅和慢性咳嗽而使腹内压力增高,有部分肠子在这种情况下,就顺着腹壁有缺口的地方钻了出来,从而在钻出的部位形成一个小包(医学上叫疝囊)。绝大部分的小包在人站立的时候比较明显,平卧的时候可能自行回纳和消失。但是因为腹壁缺损较小的关系,这部分肠子也可能不能回纳,卡在缺口处,从而使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肠壁瘀血和水肿,发生嵌顿性疝。如果嵌顿性疝没有被及时解除,小肠壁及肠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完全阻断,这一部分肠壁将变黑、坏死,造成严重的后果。
廖大爷后来在医院接受了手术,休息了几个月后,身体恢复了健康。医生说廖大爷这次算是很幸运的,曾经有疝气患者最终发展成为脓毒血症,情况极度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