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人的印象中,中国一直是一个陆上强国。自从明清海禁以来,尤其是1840年国门洞穿后,凡是与海洋有关的事务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屈辱”的面纱。在世人的印象中,8世纪—11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商人纵横扬帆,驰骋于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海上舰队相继称霸五大洋。那么12世纪—15世纪,海上的中坚力量是谁呢?答案正是一向以大陆国家为形象、农耕文明为底色的中国。《被遗忘的中国海上史》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了宋朝靖康之乱后至明朝开国这两个半世纪期间中国的海上活动,向读者展示了一段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带我们重温先人在蓝色海洋上建功立业的征程。
中国虽然是一个半内陆国家,但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环列于大陆周围的岛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中国人在先民时期就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战国时期,吴越两国成为水上强国。秦汉时期,中国呈现出昂扬奋发的面貌,在海域大有所为。汉代开辟了南洋、印度洋航线,能航行至印度洋沿岸的斯里兰卡等国家,并完成了南越、闽越等地方的统一。三国至隋统一前,内陆纷争四起,沿海南朝水师却得以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和人口中心开始向东南沿海转移。唐朝与各国的海上贸易更是进入全面繁荣时期,在沿海、沿江兴建多个大型对外贸易港口,且通过白江口海战的胜利控制了东北亚地区海域的制海权。五代十国时期,内陆又陷入分裂割据时期,而东南沿海的吴越和南唐政权着力海事活动,推动了海战技术的发展。后周政权学习了这一技术,至北宋建国之初,赵匡胤就已经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最终于970年统一了南方。南宋水军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海上作战、为本国商船护航、保护海上交通线等,显示了作为国家主权象征的海军的基本特征。马背起家的元朝,在征服南宋的过程中,拥有的水师从弱变强,这也为元朝水师在13世纪末远征海外(朝鲜、日本、越南、爪哇等)、制霸西太平洋的行动奠定了基础。南宋至元朝,中国人在地理学上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均有令人惊叹的发展,货币经济高度繁荣,海上贸易收入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另外,连绵不断的战争刺激了陆战和海战武器的发明和制造。种种这些有助于向海洋发展和建设海军的条件,从宋元时期一直持续到明朝最初的数十年。“南宋、元朝及明初三百年间,中国的海上力量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这一时期,中国水师先后控制了黄海、东海,再是南海,最后势力范围到达印度洋。中国的船运业在水师的庇护下,控扼了东方的海道和海上贸易,大量华人出海并在南方热带地区建立聚居区,中国的政治地位远超东方海上诸国,是真正的海上强国。”
在回顾中国海上力量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为何能在南宋至明初期间成为海上强国,但却始终未能成为海权国家?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海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海权论鼻祖马汉曾揭示:一个认真的海洋政策必须要有民众的支持。因此,现在来读这本《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更具现实意义。这本书能让我们了解历史的发展,为中国曾经辉煌的海上力量感到骄傲,也能汲取重要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现在,可以说说本书的作者了。罗荣邦先生,1912年出生于北京,1981年因心脏病去世。其父是民国时期资深外交官罗昌;其母康同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康有为的次女。1934年,罗荣邦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罗荣邦先生孜孜于研究中国海权史,被欧美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海洋史研究的权威。早在燕京大学时,他毕业论文的主题便是关于宋、元时期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历史,后来他又写过多篇探讨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论文。1955年,他发表了《宋末元初中国海上力量的形成》一文,在此基础上,他于1957年完成本书初稿。本书直到2011年前才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出版,如今该书的简体中文版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本书翻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罗荣邦先生在英文原文中引用翻译了大量史书、古籍以及民国时期一些专业杂志中的内容和数据。对这些引用内容进行回译时,首先需要确定原书的书名及版本,然后从这些对应古籍材料中找到对应的中文原文,以便准确传达原著的意思。原书中有少部分的引用史料暂时无法找到作者成书时使用的版本,出于对出版进度的考量,在翻译过程中用了其他版本对应史料的文字,如有出入,还望读者指正。另外,这本书是罗荣邦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完稿的,因此原著中的少部分数据、历史研究观点可能与目前国内现行的一些认知不符,出于忠于原著的角度,这部分内容在翻译与编校过程中依然保持原貌,但特别添加了标注说明,还请读者留意。
本书翻译之初,很荣幸得到原著出版方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林少予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我们在之后的翻译过程中受益匪浅。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同时本书涉及历史、地理、航海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译文中难免存在纰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赐教。
李春 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