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毛:住在唐河谷地的松鸡 一(1 / 1)

在泰勒山树木茂盛的斜坡上,走着一只松鸡妈妈,她的身后,是一窝刚孵出来的小宝贝;松鸡妈妈正带着孩子们朝小河边走去。这条小河明明清澈见底,有人偏要突发奇想,将它命名为泥河。松鸡妈妈的宝贝们虽然只有一天大,但是已经能够迅速行走了,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妈妈的带领下去喝水。

森林里到处都是敌人,所以松鸡妈妈放慢脚步,猫腰弓背。她从喉咙里发出温柔的咯咯声,召唤那些浑身斑点的小绒球们往坡下走。小家伙们迈着粉红色的小腿,蹒跚着跟在妈妈后面,就算落后几英寸,他们也要柔声柔气、叽叽喳喳地抱怨半天,他们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相比之下,山雀似乎都比他们更高大,更粗野。这群小松鸡总共有十二只,全部由松鸡妈妈独自照看,除此之外,她还得观察每一棵树木,每一丛灌木,观察整个森林和天空。她似乎时时刻刻都在搜寻敌人——森林里朋友太少,根本就不用寻找——果然,她发现了一个敌人。在这片平坦的草地对面,有一只体型巨大的狐狸正朝着松鸡们迎面走来。用不了几分钟,他一定会嗅出他们的气味或者发现他们的足迹。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咳!咳!(藏起来!藏起来!)松鸡妈妈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喊道。那些小不点虽然只有一天大的年龄,体型和橡子不相上下,却懂得立刻拉大距离,四散开来(尽管彼此的距离只有几英寸,但相对于他们的体型,这个距离已经很大了),分头躲藏。有一只钻到了树叶底下,另一只躲在两个树根之间,还有一只爬进了卷曲的桦树皮,第四只钻进了洞里……,就这样,所有的小家伙都找到了藏身之处,只有最后一只实在找不到避难所,只好趴在一片宽阔的黄树皮上,他把身子压得平平的,双眼闭得紧紧的,他觉得这样就平安无事,不会被敌人发现了。所有的小家伙都不再惊恐地叽叽乱叫了,周围一片寂静。

松鸡妈妈径直飞向那只可怕的野兽,毫不畏惧地降落在距离那家伙几码远的地方,接着,她撞倒在地,不断扑腾,仿佛她的翅膀受了重伤,又好像她的腿瘸了——哦,好像瘸得还不轻啊——她不断地哀鸣着,好像一只可怜的小狗。难道她是在乞求怜悯——向那只嗜血残忍的狐狸乞求怜悯?啊,错了!她可不是傻瓜。

人们常常听说狐狸狡猾奸诈,等会儿你会发现,与松鸡妈妈相比,狐狸简直就是个大笨蛋。松鸡妈妈从天而降,这可乐坏了那只大狐狸。他立刻转过身来,猛扑过去,抓了一把——可惜,他扑了个空,没有抓住松鸡妈妈;因为她扑棱着翅膀,碰巧飞到狐狸抓不到的一个地方,离他只有一英尺远。狐狸又一次起身跳跃,这一次毫无疑问可以抓住她了,没想到一棵树苗横在中间,挡住了去路。这时候,松鸡妈妈缓慢而笨拙地向前挪动,来到一根圆木底下,那只巨大的野兽咬牙切齿地跑过去,猛然扑向了圆木,松鸡妈妈一瘸一拐,再次笨拙地向前蹦了蹦,瘫倒在一个沙堆上。狐狸紧跟其后,差点儿就抓住了她的尾巴。说来也怪,尽管狐狸脚步敏捷,跳跃迅速,松鸡妈妈似乎总是比他更迅速,更敏捷。这简直太离奇了。像他这样身手敏捷的狐狸,竟然和一只折翅的松鸡纠缠了五分钟,结果还没有抓住她。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然而,狐狸追得越紧,松鸡的力气似乎也就恢复得越快,经过四分之一英里的角逐,他们差不多已经跑出了泰勒山。这时候,松鸡妈妈竟然莫名其妙地恢复了活力,她摆动翅膀,呼呼地飞过森林,似乎在嘲笑狐狸无能,狐狸哑然失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松鸡愚弄了,更糟糕的是,他现在才想起来,这绝对不是自己第一次上当受骗,不过,他始终不明白松鸡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捉弄他。

与此同时,松鸡妈妈在空中绕了一个大圈,然后才一路迂回来到了小宝贝们藏身的森林深处。

凭着野生鸟类对地理位置超强的记忆力,她准确无误地回到了遭遇狐狸时的地点,落到了刚才踩踏的那片草叶上,她在那里站了一会,柔情脉脉地欣赏着纹丝不动的孩子们。即使听到了妈妈的脚步声,小家伙们也纹丝不动,那个趴在黄树皮上的小家伙还算藏得不错,他自始至终不挪窝,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老样子;只是眼睛比刚才闭得更紧了。最后,还是妈妈开了口:

“克-瑞特!”(“出来吧,孩子们!”)顷刻间,仿佛童话故事一般,小松鸡宝宝从一个个密室里钻里了出来。那个趴在黄树皮上的小家伙其实是这窝宝宝中体型最大的,只见他睁大小眼睛,跑进了妈妈用宽大的尾巴搭成的庇护所,他边跑边发出甜美的“叽叽”声。这叫声非常低,敌人在三英尺之外根本就听不到,但是他的妈妈却听得一清二楚,哪怕再远三倍的距离,她也照样能听到自己宝贝的呼唤。其他小家伙也同样“叽叽”叫着跑了过来。毫无疑问,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种此起彼伏的叫声太嘈杂了,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啊。

此时,阳光热辣辣地照耀着大地。要想走到河边,必须穿过一片开阔的空地。松鸡妈妈仔细查看了一番敌情,然后张开扇子般的尾巴,把小宝贝们聚拢过来,让他们在尾巴下面的阴凉处行走,以免中暑。等到他们来到河边的灌木丛,松鸡妈妈才收起了尾巴。

一只棉尾兔从灌木丛里蹦了出来,把小宝贝们吓了一大跳。不过,他屁股后面那块白色的免战旗足以说明问题,他是他们的老朋友;那天,小家伙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其中一条就是:兔子总是高挂免战旗,他们永远遵守诺言,不伤害其他动物。

随后,他们来到小河边喝水,虽然小河里流淌着最纯净的活水,糊涂的人们却将它叫做泥河。

一开始,小家伙们不知道该怎么喝水,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喝水,他们像妈妈那样每喝一小口,就仰起脑袋,感恩祈祷一番。他们沿着河边站成一排,活像十二只褐色和金色的小绒球,二十四只粉红色的小脚趾踩出一排向内弯曲的小脚印。十二只可爱的金色小脑袋,神情庄重地频频鞠躬,一边喝水,一边感恩祈祷,和妈妈的神态一模一样。

饮水完毕,松鸡妈妈继续用尾巴为孩子们遮挡住太阳,带领他们抄近路向远处的牧场走去。牧场中央有一个绿草茂密的大圆土堆,很早以前,松鸡妈妈就相中了这个大土堆。要想养活一窝小松鸡,没有足够的大土堆是不行的。这种大土堆其实是蚂蚁的洞穴。只见松鸡妈妈跨到土堆顶上,四处查看一番,然后用爪子使劲刨了五六下。松散的蚁穴立刻土崩瓦解,泥土搭建的坑道顿时四分五裂,滚下斜坡。蚁群蜂拥而出,互相争吵,找不到更好的补救计划。有些蚂蚁茫无目的却又干劲十足地绕着土堆打转转,还有一些蚂蚁比较明智,他们开始搬运那些肥胖的大白卵。松鸡妈妈走到那些相对较小的蚁卵旁边,啄起一个汁多肉美的小蛋子,一边咯咯叫着,一边把它扔到地上。她一遍又一遍地啄起蚁卵,又一遍又一遍地把它放下,嘴里还不断地咯咯叫着,最后才把蚁卵吞下肚子。小家伙们围着妈妈站成一圈,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后来,一只黄色的小家伙,也就是那只趴在黄树皮上避难的小家伙,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啄起一个蚁卵,又把它扔到地上,几次三番之后,一股突如其来的冲动促使他吞下了那个蚁卵,就这样,他学会了吃东西。不到二十分钟,连那个发育不全的小松鸡也学会了吃东西。松鸡妈妈后来又扒开了几个蚂蚁坑道,把坑土和蚂蚁统统刨下土堆,小家伙们争先恐后地品尝着美味可口的蚁卵,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直到最后,每只小松鸡都吃得饱饱的,他们的嗉囊胀得圆圆的,几乎都要变形了,再也填不下任何东西。

饱餐之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小河上游走去,来到一个荆棘遮蔽的沙堆,在那里躺了整整一个下午。他们体验了细沙土从热乎乎的脚趾间流过的清凉感觉。凭着超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像妈妈一样侧身躺在那里,小脚丫在身上抓挠着,小翅膀笨拙地扇动着,其实他们的翅膀还没有长出来,身体两侧目前只有两个小尖块,未来的翅膀将会从那里长出来。那天晚上,松鸡妈妈把孩子们带到附近一个干燥的灌木丛里。那里荆棘丛生,满地都是枯枝败叶。当地面上的敌人悄悄走近时,地上的枯叶可以及时报警,纵横交错的荆棘又可以阻止空中敌人的脚步。松鸡妈妈的身体就是一个羽毛围成的育婴室,她把小家伙们放进育婴室,心中充满了母亲的欢喜。小家伙们拥作一团,无限信任地依偎在妈妈温暖的身体上,叽叽叫着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