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施一点点恩惠就希望别人感激不尽的话,那么就会使我们整天愤怒与烦恼,让自己的内心无法平静。
近日,我在德克萨斯州遇上了一个正为某事怒火中烧的商人。别人告诉我,哪怕这个商人认识你不到15分钟,也会把全部事情一丝不漏地告诉你。果不其然,我了解到,令他恼怒不已的事发生在11个月以前——他发给34位员工一共1万美元的年终奖,但却没有得到任何感谢。他十分尖刻地说:“我真是太后悔了,早知道如此,我就该一分钱都不给他们的。”
某位古圣先贤曾经说过:“愤怒的人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恨。”这个人的心中就充满了怨恨,对此我深表同情。他大概已经有60岁了,根据人寿保险公司的算法,我们平均可以活到60岁到80岁之间的大概三分之二多一点,这位商人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还有十四到十五年的时间,可是他却浪费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来埋怨一件早已过去的事情。
这位商人不应该沉浸在怨恨之中,而应该问问自己,究竟为什么没有人感激他?也许他平常支付给员工的薪水太少,而让他们承担的工作太多;也许在员工们看来,年终奖并不是一份礼物,而是他们的劳动所得;也许他平常对人过于苛刻,不够亲切,所以没有人敢表示谢意;甚至还有人可能会觉得他之所以发年终奖金,是为了避税。
从另一方面来讲,那些员工或许真的很自私和没礼貌。这样或者是那样,我们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真相,但我却知道,强生博士曾经说过:“感恩是良好教养的结果,一般人身上是看不到的。”这位商人希望别人对他感恩,正是犯了一般人共有的缺点,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懂人性。
如果你救了某人一命,是不是希望他能有所感谢?当然会。可是山姆·里博维兹在任法官之前曾经是一个有名的刑事律师,他曾救过78个人的命,使他们不必坐上电椅。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会对山姆·里博维兹表达了感激之情,哪怕是寄一张圣诞卡?有多少?一点没错,一个都没有!
涉及到钱的问题,就更没有希望了。查尔斯·舒万博曾对我讲过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他曾救过一个挪用银行公款的出纳员,那人挪用公款炒股票,后来求助舒万博。舒万博用自己的钱填补了亏空,使其不至于受罚。那位出纳员感激他吗?不错,曾经在很短一段时间里表示过感激之情,但是转过身来就开始辱骂和批评舒万博——一个使他免于牢役之灾的人。
如果你给了自己的一位亲戚100万美金,你是否会希望他对你心存感激呢?安德鲁·卡内基就曾如此做过。但是,如果他能从坟墓中复活的话,他一定会惊讶地发现那位亲戚正在谩骂他呢。为什么呢?因为卡内基将36500万美金捐给了公共慈善机构——他的亲戚在责怪他“只给了区区的100万美金。”
对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个事实,像统治罗马帝国的那个聪明的阿流士一样面对现实。他曾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要去见那些多嘴的人,那些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激的人。但是我既不吃惊,也不难过,因为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这种人的世界。”
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你整天埋怨他人毫无感激之情,应该怪谁呢?是怪人性如此,还是怪我们对人性不了解?如果我们施恩而不图报,那么偶然得到他人感激,就会有一种意外的惊喜;当然,如果我们得不到,也就不会为此而难过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人的天性极其容易忘记感激他人,因此,如果施一点点恩惠就希望别人感激不尽的话,那么就会使我们整天愤怒与烦恼,让自己的内心无法平静。
要想避免为别人不知感激而难过和忧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条心得:
一、不要因为别人忘恩负义而不快乐,要认识到这不过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二、施恩勿望回报,只为施予的快乐而施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