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中国人逐渐看到了修建铁路的好处,而清王朝也明白了铁路对于国防的重要性,于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掀起建设铁路的**。

20世纪初,成都设立“川汉铁路公司”,自办川汉铁路。公元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意思就是公元1911年之前所有集股商办的铁路干线,都由清政府收回。无耻的清王朝刚宣布商办铁路为“国有”后,转头就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借款六百万英镑。

这种**裸的抢夺行为,引起了四川人民的强烈反对。6月17日,由成都岳府街铁路公司召开保路同志会成立大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号召四川人民拼死“破约保路”。

四川各地纷纷响应,成立了保路分会和协会,四川女子保路同志会、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和各州、县、乡、镇、街及各团体保路同志分会相继成立,会员达到数十万。

8月24日,成都开始罢市、罢课,声势波及整个四川。四川人民的反抗行为震惊了清政府,当时的川督赵尔丰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能够镇压保路运动。于是,他想到了一条毒计。

9月7日,他假称北京来电报,说是有关于川汉铁路的好消息,邀请四川保路同志会等组织的首脑蒲殿俊、罗纶、邓孝可等人去看电报。蒲殿俊等人以为大家的反抗起了作用,非常高兴地来到赵尔丰的督署。谁知道,这竟然是一个阴险的计谋,他们一到督署就立刻被抓了起来。赵尔丰本以为将这些首脑抓起来,保路运动自然就会停止。

可惜他打错了如意算盘,他的行为非但没有使保路运动停息,反而引发了四川人民更大的愤怒。人们自发自愿地到督署请愿,希望释放蒲殿俊等人。可赵尔丰却命令卫队向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三十二人,甚至连路过的小孩子都不放过。血腥镇压持续了两日,又有数十人被枪杀。对于督署内外被杀的人,赵尔丰居然下令三天不许收尸。

成都血案发生后,赵尔丰发布戒严令,紧闭城门、加强防守。但是,同盟会会员还是用木片制成“水电报”,投入锦江,给各地传去讯息。各地统治军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应援,从四面八方把成都围住。就这样,保路运动变成了一场武装大起义。这场起义加速了全国革命**的到来,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