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5年,为了彻底消灭沙俄侵略者,康熙任命彭春为都统,率领三千多人从陆路和水路向雅克萨进发。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得知清军即将到达,并没有逃走,因为他们这几年也没有闲着。经过几年的准备,雅克萨的城墙十分牢固,轻易攻不下来。

彭春率领着清军来到雅克萨城下,把雅克萨城围了起来。此时,城内有沙俄兵四百五十人、炮三门、鸟枪三百支。彭春想尽量减轻清军的伤亡,所以没有安排强攻,而是在城南堆起土山。土山堆得和城墙一样高,清军士兵站到土山上往城里射箭。

利箭如雨,一支一支地飞向城内的沙俄士兵。沙俄将领以为清军是打算从城南进攻,就把兵力都安排到城南防守。谁知道这是彭春的声东击西之计,他故意在城南搞大动作,造成要从这里进攻的假象,迷惑沙俄人,然后悄悄地在城北隐蔽的地方放了大炮,等到沙俄人把士兵都调到城南去后,就一声令下,大炮齐发。

炮弹呼啸着飞向城里,城楼被炮弹击中,熊熊的大火燃烧起来。第二天一早,彭春又安排人在城下堆起柴垛,准备火烧雅克萨城。城里的士兵再也扛不住了,都慌乱起来,斗志全无,沙俄将领见大势已去,就举起白旗,向清军投降。

沙俄军撤离雅克萨城后,彭春就命人把雅克萨城给拆了,然后带着人马回到瑷珲城。胜利的消息传到北京,康熙提醒彭春要注意沙俄人贼心不死,卷土重来。

果然,不久之后,沙俄人得知清军没有在雅克萨城驻扎,就又跑回来占领了雅克萨城,还把城墙修得更加牢固。

康熙知道后,就命萨布素率军再次进攻雅克萨。这次战斗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沙俄军几乎全军覆没,首领托尔布被击毙,雅克萨城再次回到清军手中。

之后,康熙给沙皇发国书,提出通过谈判来解决边界问题。沙皇见占领黑龙江没有希望了,就同意谈判。经过清王朝代表索额图的据理力争,公元1689年9月7日,中俄双方在尼布楚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两国边界,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这是中国保卫领土的一个胜利,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侵略中国之前,中俄在东北地区维持了一百七十年的和平安定。

相关链接:

“红衣大炮”的来历

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听过“红衣大炮”这个说法,也知道这是一种重量级火器。但是实际上,这种大炮的本名应该叫作红夷大炮。

红夷,是中国人对荷兰人的称呼,因为明朝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的大炮,所以这种大炮被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习惯性地在这些大炮上面盖上红布,所以慢慢地就叫成了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的射程相当远,史料中记载最远可以射到十里之外,相当于现代的五公里多。而明朝自制的火铳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还很容易炸膛。远射程的红衣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最强的武器,努尔哈赤就是死在这种炮弹下。

清朝对红衣大炮进行了大量仿制,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创新,只是一味地加大重量,却没有改进火炮的制造工艺,所以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这种重达几千斤甚至上万斤的庞然大物却根本无法抵抗英国军舰上的舰炮。这让清军吃亏不少,再也无法抵御外强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