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不仅是朱翊钧的辅政大臣,还是他的“私人教师”。无时无刻不教导着这位年幼的小皇帝,为他安排每日必修的功课,亲自给他讲朝廷上的大事以及宫中的细枝末节。小皇帝对这位老师十分信任和依赖,也十分尊重,每次都称他为“先生”。
有一次,朱翊钧玩性大发,想在宫中搞一次灯火晚会,张居正说:“你要是想看灯,就在房檐上挂几盏就行了,不必搞那么隆重。以后还有很多重大场合能看到,比如皇上的大婚,皇子们出阁,这些都要花费不少钱。”小皇帝听后点点头:“先生说得对,我不看灯了!”
朱翊钧自幼丧父,张居正则扮演着亦师亦父的身份。而在小皇帝心中,也把张居正当作至亲的人。一次,朱翊钧听说张居正肚子疼,他听说吃辣能使人暖胃,就亲手做了一碗辣面给张居正吃,张居正感动不已,此后更是忠心耿耿。
朱翊钧登基后十年,对朝政事物也有所掌握。张居正便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构想:当时,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王公贵族利用政治特权占领大量土地还拒不缴税。负担都落在农民身上,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多地爆发了起义。张居正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对策——一条鞭法。就是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统一编派并为一条。以前税收项目很多,而且分季节收缴,因此偷税漏税的大有人在,如今将税收项目并为一条,不但省下了人力物力,还高效地保证了税收,缓和了阶级矛盾。张居正此举,为朱翊钧除去了很大的隐患。
张居正为皇上办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淘汰了一批冗官(26)。当时朝中有一些大臣玩忽职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张居正提出了“考成法”,让所有官员在年初写一个“全年工作计划”上交朝廷,年末时朝廷去查验计划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则对其进行贬官处罚。朱翊钧对张居正提出的这些政策十分满意,全力配合他推行新政,向他学习治国的策略。当张居正去世时,万历帝朱翊钧也能独当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