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促织》,讲的是农民为天子捉促织而苦不堪言的事。而里面说的这位天子,正是朱瞻基。
朱瞻基自小埋在书本堆里,很少像别的孩子那样有时间玩耍,做了皇帝后反而放松了,想重温童年的感觉。于是他没事时就和侍卫们逗蟋蟀玩,可谁承想,他会玩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觉得北京的蟋蟀品质不好,就让各地官员去给自己抓蟋蟀。官员们哪里肯自己动手,就强迫老百姓们四处抓蟋蟀,闹得鸡犬不宁。百姓多有怨言,背地里都管他叫“促织天子”。
朱瞻基英明一生,最后却被“蟋蟀”坏了名声。公元1435年正月,朱瞻基得了不治之症,病危之时,他下诏让太子继位。宣诏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年仅三十八岁。朱瞻基死后,被谥为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相关链接:
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瞻基年少时就十分机智,语出惊人。
一次,他跟随父亲和叔叔去拜谒孝陵。父亲朱高炽比较胖,腿脚也不麻利,走路虽然有太监搀扶着,但还是跌了跟头。叔叔朱高煦嘲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朱瞻基听了,随声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听闻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个侄子如此厉害。最终,朱瞻基却一语成谶,朱高煦因为谋反死于侄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