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小的时候家徒四壁,根本买不起书。但宋濂十分好学,他每天都要挨家挨户地借书看,有时觉得一遍看不过瘾,他就将书抄一遍。但是冬天天寒地冻,砚台都结了冰,手指冻得根本无法伸直,他却不愿停下,因为害怕超过了还书的日期。宋濂每次都按时还书,从来没有耽误的时候,所以邻居左右都愿意借书给他。
光读书是不行的,要有名师指导才行。于是,宋濂步行到百里之外去向一些有名的学者请教问题。他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这些人都是当朝有名的学者,门下有很多弟子。宋濂每次请教问题时,都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倾听,十分恭敬。有时老师斥责他,他一句话也不说,等到老师心情好了再去请教。
宋濂求学的时候很艰辛,他背着一大箱书籍,穿着一双破旧的鞋子在山谷里行走。当时正值严冬,寒风刺骨,雪深数尺。宋濂的身子几乎冻僵了,好不容易到了驿馆,就失去了知觉。仆人给他喝了好几碗热汤,又拿厚被子给他盖上,过了好一阵才缓过来。
尽管条件艰苦,但宋濂还是凭着顽强的毅力与执着的精神学习了很多知识,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元朝至正年间,宋濂被举荐到翰林院当编修。不过他以赡养父母为由拒绝了,此后开始在龙门山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