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幅员广阔的国家。在灭亡金国后,蒙古境内出现了较大的民族间和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差别,灭亡南宋后,这种区域间的不平衡进一步扩大。
蒙古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度,主观上都是想极力保持蒙古民族的优势,使他们能够长久地实现统治。所以他们尽可能地优待蒙古人,使蒙古人在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优于其他人。
但这种泾渭分明的人种差异制度,给汉人和南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也让汉族人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怨言和愤怒。这种不满日积月累,最终带来的就是百姓揭竿而起、推翻元朝。
相关链接:
元朝第二个汉人丞相
在元朝历史上,只有两个汉人当过丞相,一个是元初的史天泽,他是跟着窝阔台、忽必烈打天下的人,自然受重用,另外一个就是贺惟一。
贺惟一是汉人,但是他忠于蒙古人。他本姓贺,后来改名叫拓跋太平,当上了蒙古人的丞相。但是即使坐到这个位置,他在那些蒙古大臣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低等的汉人而已。
国舅太不花就对贺惟一当左丞相这件事很不满,他说:“我没有对不起朝廷,朝廷却对不起我。贺惟一不过是一个汉人,就能在朝廷里担任要职、安享逸乐,而我却要在外面辛勤奔劳!”
脱脱也曾弹劾贺惟一,说贺惟一身为汉人,他的儿子没有资格娶宗室女子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