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改名“应天府”,又接受韩宋任命的官职,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部下诸将奉其为吴国公。公元1357年,朱元璋攻下婺州后,拜访了当地名儒朱升。

朱升劝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接受了朱升的建议。

当时,朱元璋虽然已独立成军,但为了不使自己太过吸引人的关注,他仍然尊奉韩宋,没有早早地建号称王。他在婺州设浙东行省,张挂两大黄旗,上面写着“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以表明自己与韩宋的目标一致。

公元1359年,朱元璋又接受了小明王韩林儿授予的江西行省左丞相的称号。公元1361年,小明王加封朱元璋为吴国公。公元1363年,朱元璋亲自领兵救援安丰,迎回小明王,并把他安置在滁州。从此,小明王成为朱元璋手中的一面旗帜。

朱元璋以应天为据点和指挥中心,小明王远在滁州深居宫殿,并不过问军政。

公元1364年,朱元璋灭陈友谅后,大势渐成,自立为吴王,并设置相帅,在应天组建了一个小朝廷。但名义上,他仍然继续尊奉韩宋,发布号令称“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年号用“龙凤”,农民军全着红色军装,树立红色旗帜,以表明继承红巾军的传统。

朱元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尊奉韩宋,不自建国号,既避免了树大招风,又表明了奉红巾军正统。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处于有利的地位。

朱元璋立足应天,稳步发展,聚集了大量财力和兵力,为“平定天下”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相关链接:

朱元璋教女

在民间,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也不许正月初一回娘家拜年,要到正月初二才可以。这样的习俗,源自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秀英教育女儿。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安庆公主便下嫁给了都尉欧阳伦。有一年除夕,朱元璋已出嫁的女儿们都回婆家过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庆公主嫌婆家寒酸,仗着自己是皇帝之女,不肯回去,非要留在宫中。

一向对子女管教极其严格的马皇后便对安庆公主说:“你既已为人妻子,便是夫家的人,就要孝敬公婆、体贴丈夫。”

马皇后见安庆公主不吭声,便开导她:“你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便不回婆家,他们虽然嘴上不敢说什么,但换作是你,你会高兴吗?将来你当了婆婆,你的儿媳是公主,过年也不回家,你高兴吗?”好说歹说,安庆公主总算是回了婆家。

岂知,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正和儿孙们在宫院里放鞭炮时,安庆公主就和驸马欧阳伦又回来了。朱元璋便问:“你给公婆拜过年了吗?”安庆公主摇头一笑。

朱元璋大怒道:“我虽为皇帝,但也是平常人。你不先给公婆磕头,却大老远地来拜我?这叫我的脸往哪搁!去,你先去给你的公婆拜年!”

从此,每到过年时,公主们都只能初二回娘家给父母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