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的四大汗国逐渐分裂。虽然名义上还承认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大汗”地位,其实却在彼此征战。
占据波斯的伊利汗国,因被与元朝为同支的成吉思汗家族所统治,所以彼此有紧密的结盟关系。伊利汗国的君主阿鲁浑实际上是希望借助忽必烈和靠近欧洲的基督教国家的力量,对抗伊斯兰教势力以及其他蒙古汗国的侵扰。阿鲁浑甚至答应收复耶路撒冷后归还给基督教,作为合作的报酬。
当时罗马教廷和欧洲各国经过数次十字军东征失败后,仍未放弃占领阿拉伯领土建立耶路撒冷王国的计划,也渴望获得外援。因此,兼具基督教徒、蒙古人、忽必烈密使三重身份的扫马与马可,便被推到了显赫的位置,成为东西方交往的重要中介人物。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公元1284年,扫马奉阿鲁浑的命令,率使团出访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