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世纪,扫马出生在大都的一个景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巡察使,曾在大都的教会中任职。扫马自幼被认为是一个适合从事教士职业的孩子,所以一直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经文。扫马二十三岁时,接受洗礼成为一名景教徒。
扫马之所以能够顺利西行,是因为蒙古完成征服后,从中国中原到西亚、东欧的万里边界都处于蒙古帝国的控制之下,丝绸之路第一次处于完全无障碍的局面。
在保护贸易、保障旅行安全、自由通行以及宗教自由等方面,蒙古的大汗们要比当时的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掌权者们开明得多。除此之外,由于蒙古军队强势,许多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也很希望和蒙古联系,来对抗阿拉伯伊斯兰教势力。
公元1275年,列班·扫马与同族的马可决定去耶路撒冷朝圣。另外,他们还肩负着前往欧洲收集情报、了解各国动向的秘密使命。他们跟随着一个商队从大都出发,沿丝绸之路南线经过河西走廊,穿越白龙堆沙漠,然后通过塔里木盆地南道西行到和田,再经喀什翻越葱岭辗转来到今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
在那里,扫马和马可见到了窝阔台汗之孙海都,并获得了海都颁发的通行护照,因此一路顺畅无阻。
他们沿着丝绸之路的古道继续西行,进入伊利汗国统治下的波斯地区,经马什哈德、马拉盖到达大不里士。一路上,他们还遍访所存不多的基督教教堂和修道院,并会晤了各教会的权威人士。
他们在大不里士城遇到了景教大总管马屯哈,马屯哈得知他们会讲蒙语和突厥语,而且还是元大都大汗身边的人,便想让他俩为传教事业服务。
公元1280年,景教大总管马屯哈任命马可为当时中国北部两大教区“契丹城市和汪古都”的大主教,任命扫马为巡察总监,派两人回国传教。
于是,扫马和马可两人便动身返乡。第二年,由于马屯哈死于巴格达,他们二人便放弃前行,赶回巴格达为马屯哈奔丧。
随后,新的大总管选举中,马可被各地主教一致推选为“东方教会大总管”,称为“雅伯拉哈三世”,身价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