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1年,耶律楚材被任命为中书令,受命全权筹设中书省,蒙古帝国这才有了中央行政机构。虽然此时的中书省只是发放文书、处理文件,但是权力还是很大的。建立中书省的建议正是耶律楚材向窝阔台提出来的。

不过,中书省的真正功能得以实现是在忽必烈时期。忽必烈在位时重新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领六部,掌全国政务;枢密院“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御史台“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中央机构还有翰林国史院、大司农司等,特设机构还有宣政院、大宗正司等。

中央行政机构以中书省为中枢,下属各级行政机构都通过中书省直接隶属于皇帝。对于下面的各级机构,还设有专门的御史台的下级单位,用来考察官吏的得失。这样的行政机构骨架遵循了耶律楚材提出的“军政分离、中央集权、司法检察独立”的若干政治思想,实际上继承了耶律楚材的构想与设置。

耶律楚材的中央集权思想和措施,对元帝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链接:

耶律楚材是怎么死的?

窝阔台在位时期,听从了耶律楚材提出的很多建议,使蒙古国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窝阔台去世后,皇后脱列哥那趁机夺取了政权。脱列哥那掌权期间,起用大量只会阿谀奉承、不学无术之辈,同时还打击忠良之士和汉儒名臣。耶律楚材作为国家的栋梁、窝阔台曾经的重臣,自然也成为打击的对象。

此后,脱列哥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支持奥都剌合蛮。对于脱列哥那的法令,耶律楚材每次都持反对意见,脱列哥那由此对耶律楚材极为反感,并处处针对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眼看着国家在脱列哥那的统治下法度不一、内外交困,百姓怨声载道,官场上乌烟瘴气,自己却无能为力,因此一直郁郁寡欢,最终于公元1244年因病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