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26年,窝阔台在成吉思汗的授命下,指责西夏国主违约,再次率兵亲征西夏。

第二年六月,西夏国主李睍(20)遣使向成吉思汗投降。成吉思汗在击溃西夏军主力之后,随即将兵锋转向金国。他率军渡过黄河,经积石州攻入临洮路,接着又攻下京兆。同月,年迈多病的成吉思汗因积劳过度,在六盘山的营帐里离开人世。

成吉思汗临死前,再次把所有子女都召到身边,告诫他们一定要精诚团结,服从窝阔台的领导。

按照封建制度,帝王驾崩后应立即由他指定的继承人继位。但是,由于蒙古的库里勒台制仍起作用,窝阔台未能遵照父亲的遗命继承大位,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大局一直被成吉思汗的嫡四子拖雷把持着。

公元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举行大会,推选新大汗。会上,有人恪守旧制,主张立窝阔台为汗;有的则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大会一直争执了四十余天,也没有得出结果。

这时,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而原本支持拖雷的术赤已于四年前去世,拖雷势孤,只得向窝阔台俯首称臣。窝阔台则遵照父亲的遗旨,采纳众弟兄的劝告,继承了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