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危急时刻,一支精锐的宋军部队正飞速赶往延州,带队的是宋朝名将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刘平率领人马赶到距三川口十里路程的地方时,发现其他各路人马都没到,便又往回走了二十里,与鄜延路都监黄德和部所率的两千人马,以及巡检万俟(6)政、郭遵部会合。

此时,宋军的数量仅万余人,西夏军则有约十万人,宋军处于明显劣势。有部下向刘平提出双方实力过于悬殊不宜开战,但刘平轻敌,派兵杀向了延州。

李元昊得到这个消息后,又心生一计。他派人冒充范雍的手下对刘平说:“范雍大人正在东门等候将军,不过他害怕有奸细混入,希望将军的部队分批出发。”刘平的部队距延州有二十里。听了这话后,立即将部队分成五十支分队,分批出发。在离延州五里的三川口处,他们遇到了李元昊的部队。西夏军早已摆好阵势,准备开始进攻。

西夏军首先发动进攻,刘平立即下令反击。随后,刘平身先士卒,宋军将士也异常勇猛,并带着武器蜂拥向前,一场混战就此展开。西夏军死伤惨重,数千人阵亡,盾牌都被宋军夺走,刘平的头部、腿部都受了伤,但仍然坚持战斗。傍晚时分,西夏军又从西南方向冲击宋军,宋军部队被冲散。

就在这危急时刻,宋朝大将卢政带领二百名士兵的强弩队赶到,将西夏军乱箭击退。但是不久,西夏又派出轻装部队杀到了宋军阵前。由于征战的疲惫,宋军一时难以抵御,便向后退了几十步。都监黄德和见前军后退,便头也不回地逃往了甘泉。宋军见主将已逃,也纷纷逃散,仅剩上千宋军顽强抵抗。

西夏人见宋军大乱,便加紧了攻击。宋将郭遵见大势已去,独自一人杀入西夏战阵,最终惨遭西夏军杀害。

宋军的节节败退使李元昊洋洋得意,便派人前去劝刘平投降,刘平不予理睬。李元昊又派人送去一封伪装的宋军文书,骗刘平说宋军已经投降,让他快点就范。结果,伪装的投降书被刘平撕得粉碎。

恼羞成怒的李元昊跨上战马,带兵朝宋军冲去。宋军早已筋疲力尽,毫无还手之力。在军阵东边巡查的刘平和石元孙被俘获,残余的宋军全部被歼灭。

三川口战役结束后,被关在狱中的刘平一直不肯屈服,直到病死在西夏。石元孙虽被放回了宋朝,但不久也耻辱地病死了。

相关链接:

西夏人的葬礼

西夏党项族人的葬礼主要有水葬、火葬、土葬、塔葬四种。

水葬,是先堵住河水,在河床的石板上凿一个洞穴,把死者葬入石穴后,再恢复河水流动。西夏太祖皇帝李继迁在进行反宋战争期间,便把自己的先祖彝昌葬在了榆林红石峡。

火葬,是将死去的人烧掉,将骨灰装入陶罐、小石棺内等容器再埋入坟墓。火葬吸取了佛教僧侣火化遗体的习俗和汉族土葬的影响,是羌、汉、佛三大葬俗的合成,构成了一种礼仪繁缛而且铺张浪费的火葬形式。

土葬,由于蕃汉长期杂处和习俗上的影响,西夏很早就实行了土葬。

塔葬,则是用墓塔放置尸骸、遗骨和遗物,是最高贵、庄严的葬法,只有高僧大德才能享此最高等级的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