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自立为王,并率军大举侵宋。在力主讨伐西夏的同时,富弼还上书指出,西夏通过联姻与辽国保持密切关系,极有可能形成掎角之势(19)共同侵伐宋朝,或者互为声势,或者借助对方军队。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那么宋朝的麻烦就大了。
果然,公元1042年,辽国大兵压境,与西夏形成压顶之势,宋朝顿时告急。富弼受命奔走于辽、宋两国之间,他的任务就是化解与辽国的战争,降低成本。富弼全身心地投入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谙熟宋、辽、夏三角关系的富弼,在最终商谈增加岁币数额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把西夏牵了进去。
李元昊建立西夏后,一直在辽兴宗面前俯首称臣。所以辽兴宗一听说要约束西夏,满不在乎的觉得是小事一桩,便不假思索地就与宋朝订立了盟约。
原本李元昊对辽、宋、夏三者的微妙关系一直都在装糊涂,如今辽单方面地与宋订立和约,把盟友西夏撂在一边,李元昊知道后愤怒无比。辽兴宗便派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前往西夏,想让李元昊与宋朝讲和。李元昊满腔怒火,怒斥辽国使者,两国关系从此开始恶化。
辽国境内有不少党项部族,两国友好时相对安宁。但李元昊对辽国的态度发生变化,辽夏边境便失去了和平,一直冲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