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辽景宗的遗愿,成为皇太后的萧燕燕要为自己十二岁的儿子监国摄政。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遣三路大军挥师北上。萧太后带着辽圣宗亲临幽州,并且身穿戎装、手持利器,亲自上战场。
在岐沟关,萧燕燕率领辽国大军打败了东路曹彬的主力,然后汇集优势兵力围剿中、西两路宋军。辽军耶律斜轸与杨业的部队相遇后假装败走,杨业的五千精锐奉命追击,辽军伏兵尽出,四面合围。由于潘美没有及时予以援手,杨业的手下几乎全部战死,杨业杀敌数百人,最终被萧挞览、耶律奚底等活捉。自此,宋朝精锐尽失、由攻变防,再也无法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失地。
公元1004年,萧燕燕和辽圣宗率兵大举南侵,宋真宗听说后,吓得拔腿就跑。但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不得不停下步伐,转而御驾亲征。宋真宗在寇准的逼迫下,到边关集结宋军队伍,和宋军将士一起坚守城池,并用数箭齐发的连弩对付辽国骑兵。
萧燕燕看到了大宋的民心和实力,只得同意讲和。宋、辽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缔结了“澶渊之盟”,换来了宋、辽两国很多年的和平。
此后,不仅契丹人奉萧燕燕若神明,就连辽圣宗的文武百官,也都尊她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