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陆游撒手人寰。弥留之际,他写下了一首《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在诗中首联写到人在离世以后应该是了无牵挂的,到了第二句时却话锋一转,说自己一直难以放下国土未能收复、国家未能统一的事。但是即使对现状深感沉痛悲伤又如何呢?陆游还是怀抱希望的,他希望国家有朝一日能够北定中原。如此一想,陆游的情绪又激昂起来,他在尾联深情地嘱咐子孙们,如果有朝一日收复了失地,切莫忘记在坟前告知他一声,爱国之深情可见一斑。
相关链接:
来自南宋遗民的回应
公元1279年,经过崖山一役,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年仅八岁的赵昺(5)跳海自尽,南宋正式灭亡。爱国的诗人们眼见国家衰亡、山河破碎,不免捶胸顿足。社会上迅速涌现出一首首慷慨激昂、哀切沉痛的诗篇。南宋遗民诗人林景熙便在此列,他的《书陆放翁诗卷后》便是对陆游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回应: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