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内部农民起义频发,外部也充满危机。北宋边疆还有一个对他们虎视眈眈的辽国。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的首领,并于西拉木伦河边建立辽国,史称辽太祖。此后,辽太祖便带领辽国人民修筑城郭、发展农业,辽国国力飞速发展。紧接着,辽国又一直对外扩张,先后征战渤海、女真、突厥等国,且皆取得胜利。公元947年,辽太祖一举灭了后晋,军队一度打到开封,建立了大辽国。在他的带领下,辽国日益强盛。到了辽圣宗时期,承天皇太后——萧太后摄政。她极其重视汉文化,在国内推行科举与佛经,并继续对外征战。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挥兵进攻宋朝,并一路打到了澶渊,直逼开封。宋真宗领军亲征,没多久便击溃敌军,逼得辽军主动求和。谁知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宋真宗同意了辽国的求和,还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约定宋朝每年向辽国输送二十万匹绢、十万两银,称为“岁币”,两国结为兄弟之国。

除了辽国,北宋边境外还有不少不稳定因素,其中就包括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公元1040年至公元1042年间,西夏国力强大,多次骚扰北宋边境。在历经三次大规模战斗后,北宋与西夏都元气大伤。于是公元1044年,双方签下和约:约定西夏除去帝号,其首领李元昊成为宋朝的西夏王。此后宋朝每年赐十五万匹绢、七万两银、三万斤茶给西夏,称为“岁赐”。如此一来,宋朝的西北边境终于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相关链接:

李顺的下落之谜

当年宋太宗遣宦官王继恩前去镇压李顺的起义军。在剑门处,李顺与王继恩进行了激烈的交战。王继恩顺利攻进剑门,并集结各地宋军攻占成都,而李顺也在战斗中英勇就义。但是后来又有传言说,成都沦陷时,李顺并未死去,而是乔装打扮成一个和尚,秘密逃出成都,继续带领农民起义,当时宋军进成都后所杀的人其实是一个长着大胡子、神似李顺的人。又过了四十年,广州市集上出现了一个老翁。有人认出老翁就是逃亡的李顺,便向官府举报。就这样,李顺被抓了起来,并被杀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