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0年,唐朝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与郭待封为副手,护送吐谷浑王回青海。薛仁贵领兵先行来到河口,大破吐蕃数万守军,收获颇丰。于是他又回军到乌海,想等待郭待封的援军到来。不想那郭待封生性狂傲,不肯听命于薛仁贵,竟故意拖慢行军进程。等他们来到乌海时,竟反被吐蕃击溃,辎重与军粮皆被吐蕃军掠夺得一干二净。失去了辎重与军粮接济,薛仁贵只能退军。就在此时,吐蕃又调遣了四十万军马前来,将唐军杀得大败。薛仁贵无奈,只能与吐蕃约和、退兵,吐谷浑沦陷,薛仁贵因此被削职为民。
没多久,高句丽又有叛军作乱,薛仁贵再次受朝廷起用。只是后来又因事被贬至象州,直到朝廷大赦天下,薛仁贵才得以回归。公元681年,唐高宗李治念及薛仁贵之功,便召见薛仁贵,重新任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公元682年,薛仁贵领命征讨突厥,并大获全胜,俘获三万人以及驼马牛羊三万匹。
公元683年,年已古稀(21)的薛仁贵离世。朝廷追封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还特地造一灵舆(22),护送其尸骨回归故里。
相关链接:
应梦贤臣
据传,有一日唐太宗做噩梦,梦见自己被渤辽兵马追杀。危急之下,一位身穿白袍的小将将他救下。军师徐茂公为唐太宗解梦道:“这梦中的白袍小将是国之栋梁。”后来在辽东征战时,突然出现的白袍小将薛仁贵的表现与唐太宗之梦相吻合。唐太宗喜得虎将后,便将薛仁贵奉为自己的应梦贤臣。不过此事只是一个传说,正史中并未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