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有三任妻子,除了女战神妇好之外,还有一个叫作妇妌。妇妌可不是一般人,她十分聪明,擅长种黍,在当时算是一位很厉害的农业专家。
有一年,她带着人到丘商这个地方去种黍。这件事情很受朝廷的重视,还专门让巫师进行占卜,询问她种的黍是否能有好收成。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妇妌种黍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农业试验。丘商这个地方可能原本是没有种过黍的,但是这地方对于朝廷来说又很重要。若是妇妌的试验成功,那对于当地的农业甚至是整个王室的收成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武丁十分重视妇妌种黍的事情,留下了很多关于这件事的卜辞,比如:妇妌有没有去种黍?妇妌的田开始耕种了吗?妇妌种的黍丰收了吗?可见武丁对这件事有多上心。
粮食生产对于商朝的民众来说,是一件攸关生存的大事,所以妇妌在民众心目中必然有很高的地位。同时,妇妌还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女人。
这就要从妇妌的身份说起了。妇妌是井方(国名)之女,她的封地也在井方。井方作为商朝的附属国,要定期向大商进贡(19)卜甲和卜骨(20)。卜甲和卜骨是占卜用的材料,因为商朝信奉鬼神,时常要通过占卜与鬼神沟通,询问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否可行。所以卜甲和卜骨的使用量非常大,需要各附属国进贡。
在卜辞中记录,妇妌进贡卜甲和卜骨的数量非常大,次数也很多,有一次竟然一次就进贡了一百件卜甲。卜甲就是乌龟的壳,这种材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妇妌竟然能够一次性进贡这么多给商朝,说明她的封地物产丰富,她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
妇妌死后,她的庙号为“戊”,武丁之后的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她,就为她专门铸造了一个青铜大鼎,被称为“司母戊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