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尧帝时期,大地洪水泛滥,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尧帝是当时的统治者,他看到人们的困苦生活十分心痛,就问身边的四岳:“你们觉得应该找谁来治理这水患呢?”
四岳齐声答道:“听说鲧(1)很有才能,您可以试一下。”
尧帝摇摇头,“这个人不敬天命,破坏同族,不是一个可用的人。”
四岳劝道:“实在是找不到比鲧更能干的人了,请您试一下吧!”
尧帝想了想,确实也找不到可以替代鲧的人,就同意了四岳的意见,让鲧来治理洪水。
鲧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而昌意的父亲是黄帝,所以说他是黄帝的玄孙,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得到尧帝的命令之后,鲧就踏上了治理水患的道路。
鲧治理水的方法出自共工氏,就是修建高高的堤坝把水围起来,但是当时的洪水实在是太大了,堤坝根本拦不住凶猛的洪水。经过九年辛辛苦苦的治理,水患依然没有解决。
这时候已经是舜在代理尧帝的工作了,他巡视天下,见鲧治水无功,就把他杀死在羽山(2)。
这人是杀了,可是洪水还得想办法治理啊!于是,舜帝又让鲧的儿子禹接替他的工作,继续治水。
父亲因为治水被杀,禹心里当然难过,但他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洪水治好,将来有机会给自己的父亲平反。于是大禹子承父业,开始治理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