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又开始了冥思苦想的日子。他分析来分析去,总结出结绳记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同的事情采用的都是绳结来记录,即使用颜色、大小、长短或者悬挂贝壳等小东西来区别,终究也满足不了千头万绪的具体事务的需求。那么,要怎么样才能用独特的方式来记录不同的事情呢?

仓颉思考的习惯就是到处转悠,这次他又开始在部落里四处晃**了。

他来到一个三岔路口,见三位老者正在激烈地争论什么事情,就好奇地凑上去听。原来是因为这三位老者正在争论往哪条路上去追赶猎物。一位说往东追有羚羊;一位说往北有鹿群;一位却说西边刚刚过去两只老虎,不追上去的话就让它们逃走了。

仓颉很奇怪,“请问三位老者,你们怎么知道哪边有什么猎物呢?”

三位老者很鄙视地看了他一眼,“这个年轻人真是什么都不懂,难道你不会低头看地上吗?”

仓颉低头一看,前夜刚刚下过雨,地上还很泥泞,三条路上都留着乱糟糟的脚印。

一位老者仔细地给他解释道:“看吧,这是羚羊的脚印,那是鹿的脚印,这边是老虎的脚印,明白了吧?”

仓颉点点头,恍然大悟:原来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脚印,那我就用这些东西本来的样子来表示它不就好了吗?

他高兴地哈哈大笑,挥舞着双手就往部落里奔去,留下三位老者看着他的背影。

仓颉回到自己的住所,找出一块木炭、一个木板,然后开始在上面试着画眼前看到的事物的样子。鱼,他就画一条鱼来表示;山,就画三个山峰表示;河嘛,就画两条并行蜿蜒的线……根据这样的创作原理,仓颉很快就创作出很多不同的符号来,他决定管这种符号叫“字”。

他用自己创造的字写了一小段话,送到黄帝面前,一边给他念一边解释每个字的意思。黄帝觉得这种“字”用来记录很方便,便大大夸了仓颉一顿。

“你这个办法很好,继续多创造一些字出来。还有,你还要教会部族里的人学会念、学会写,将来大家就用这种字来记录东西了。”

仓颉十分高兴,立刻回去埋头创造文字,他还不断地进行字的简化,这样教授和传播都会方便很多。

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链接:

有趣的甲骨文

仓颉一开始创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样子,今天已经不可考了。但是考古学家们挖出来的几千年前的龟甲上,刻着记录当时重要事件的甲骨文。从这些甲骨文中,可以大概看出当初仓颉造字的基本情况。

汉字最开始是以象形为主的,我们以“人”字为例。“人”在甲骨文里这样写的:“”——“从”,三个人在一起就是“

”,两个人前后跟着就是“”——“众”,若是这个人戴上面具就变成了巫师,也就是“鬼”,因为巫师被看作是与鬼神相通的人,它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从这几个字的写法我们可以看出,先辈在创造汉字之初,想法是很直观的,那就是把要表达的东西用图画画出来。经过一定的简化之后就变成了字,这是汉字中象形字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