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勰来定林寺定居后,他的名声广为流传,大家都知道他德高望重,且乐善好施,是个菩萨心肠的人。但刘勰每天忙于治学,没有时间与乡民同乐,一直觉得非常遗憾。这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刘勰决定在定林寺开坛讲佛法,一下子让定林寺变得热闹非凡。周围村庄的百姓闻讯赶来,距离较远的人们也风尘仆仆地赶到寺院,为的是一睹刘勰的风采,整个定林寺被善男信女们围得水泄不通。刘勰的口才非常好,他谈古论今,口若悬河,讲的道理通俗易懂,老百姓听了不由得点头称赞。于是来听刘勰讲学的人越来越多,刘勰的口碑也越来越好,甚至有人听到半夜三更都舍不得离开。年纪大的老人,让儿子用木轮车推来听,简直是百听不厌。

从此以后,定林寺附近十里八乡便形成了元宵节讲经、听经的习俗,和点红灯、放焰火一样,表达的是吉祥如意、驱妖避邪之意。

相关链接:

刘勰毛遂自荐遇伯乐

《文心雕龙》写成后,当时不被称道。但刘勰心中有数,他对自己写的书是很有信心的。有一天,他打扮成一个货郎的样子,挡住沈约的车子,并把书献给沈约。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地位高,名气大。沈约读了以后觉得非常好,经常放在案头看,并推荐给梁武帝。这一年,刘勰由布衣迈进了仕宦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