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他为长子,承袭了其父永宁侯的爵位。郦道元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以卓越才能成为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职,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为人严谨,对各种违法犯纪的事总是严格惩处,哪怕是贵族也毫不留情。因此触怒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到处造谣,说郦道元是酷吏,郦道元也因此多次受到朝廷指责,但他就是改不过来。

在任御史中尉时,有个叫丘念的人犯了死罪。这人是汝南王的亲信,藏在王府中,郦道元硬是设计把他诱出王府捕获。汝南王去求太后说情,郦道元顶住太后的压力,最终还是处死了丘念。皇室的人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于是他们派郦道元出任关右大使,去监视将要反叛的北魏将领萧宝夤(8),想借刀杀人。

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9)。驿亭在冈上,没有水吃,郦道元带人凿井深达十几丈,仍不见出水。最后,郦道元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公元527年,六镇叛乱,四方**。国家正值多事之秋,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相关链接:

古代地质著作《水经注》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的解释,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