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统治百姓,改变鲜卑族落后的文化,北魏孝文帝统一北方以后,就开始着手学习汉人先进的文明,因此,汉化改革被提上日程。其实,北魏政权早就开始了和汉民族的融合和学习。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是汉族人,他被冯太后养在身边,从小耳濡目染,非常迫切地想进行汉化改革。
公元499年一月,北魏孝文帝风尘仆仆地从外地回到洛阳处理朝政,尽管此时的他身染重病,但还是在回京第二天就开始接见文武百官。
孝文帝满脸不高兴,生气地责问元澄说:“经营一个国家的根本是礼教和文化,朕离开京城这么长时间,我鲜卑族旧的习俗改变了多少呢?”
元澄一见孝文帝大怒,心中就非常害怕,他吞吞吐吐地小声回答说:“启禀陛下,百姓的习俗每天都在改变。”
孝文帝气得双目圆睁,狠狠瞪着元澄:“朕昨天入城门,看到街上来往车子里的妇人还是鲜卑族旧服饰——头戴帽子,身穿紧身的小袄,怎能说每天都在改变?既然有不愿意改变习俗的百姓,你们这些人为何不去查看?”
元澄赶忙解释说:“穿鲜卑旧服的人其实很少,不穿旧服的人才多呢。”
孝文帝听了,心中更加恼怒,他大声说道:“太奇怪了!你的意思难道是想使洛阳全城到处都是穿旧服的人吗?你这种行为就是一句话可以丧国的罪!史官,记下来!”
这下可把元澄吓得半死,他马上摘下帽子请罪,承诺以后亲自督促移风易俗的事宜。
由于孝文帝的极力坚持,没过多久,汉族文化在鲜卑族中发扬光大。城中的百姓都跟着穿起了汉服,汉化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