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隐居在会稽郡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门便捕鱼打猎,回屋就吟诗作文,就是不愿当官。

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督促逼迫,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但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官回了会稽。后来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琅玡王友,谢安一概推辞。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侍郎,也被谢安写信拒绝。有关官员上疏认为,谢安被朝廷征召,历年不应,应该禁锢终身。谢安知道后一笑了之,仍旧沉醉于游览东部的名胜之地中。

谢安曾到临安山,坐在石洞里面对深谷,悠然叹道:“此般情致与伯夷有何区别!”又曾与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船夫因为谢安高兴,照旧驾船漫游。众人无不钦佩谢安宽宏镇定的气度,谢安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总是携带歌女同行。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说:“谢安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当时谢安的弟弟谢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担负守边的重任。谢安虽然隐遁山林,但其名声超过谢万,有任宰辅的声望,这也为他日后出山奠定了强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