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当权时,司马懿已经六十多岁了。曹叡临死的时候,把政权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因为曹叡的儿子曹芳当时很小,不得不倚重权臣。司马懿认为时机到了,只需除掉曹爽,就可以成就多年来的野心。

司马懿六十八岁时,借口夫人张春华去世自己过于哀痛,不能上朝,坚决要求辞官回家。这次装病是司马懿最老谋深算的一步,因为两年后他所发动的政变能否成功有太多无法算计的偶然因素。这次装病首先是为了自保,交出权力换平安,让曹爽放松警惕;其次是投机,如果有机会就将曹魏政权取而代之,没机会就以太傅头衔退休。

两年后,司马懿装出一副老年痴呆的样子,让死对头曹爽掉以轻心。然后抓住曹爽和四个担任御林军将领的弟弟出城祭拜魏明帝的绝好机会,司马懿以司马师豢养的三千死士为武力基础,加上一群老臣的影响力接管了御林军,发动政变,得到太后诏书,罢黜(38)了曹爽。

此时皇帝还在曹爽的掌控之中,曹爽一旦带着皇帝回许昌,也许就能号召天下兵马发动反击,司马氏整个家族就会命若危卵;但曹爽及手下将士的家属都在洛阳城中,曹爽随时都有可能被手下刺杀。带着皇帝去许昌,谈何容易!

司马懿和曹爽都很清楚对方的实力,也互相害怕。趁曹爽犹豫不决之际,司马懿反复赌咒发誓,表示只免去曹爽官职,以人格担保他的生命财产安全。曹爽经过一夜的思考,交出皇帝投降,准备以富豪的身份安度余生。但他没想到,司马懿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他,何谈担保?曹爽对司马懿不客气这么多年,司马懿对他自然也不客气,毫不犹豫地将曹爽一党全部诛杀,包括其父族、母族、妻族。

相关链接:

强臣弱帝的权力结构——先帝托孤

托孤是指把身后的孤儿相托给臣子,令臣子辅助幼主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托孤是个普遍现象,例如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曹叡托孤司马懿等。老皇帝临终前总是想给儿子铺平政治道路,往往会遴选出亲信重臣或者宗室外戚,希望他们能辅佐幼帝登基,保证政权稳定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