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性格开朗大度,待人非常谦虚。在东吴朝中,他的人缘很好,文武大臣都非常尊敬和喜欢他,但唯有程普对周瑜十分不满。

程普是跟随孙坚的老将,又帮助孙权的兄长孙策转战江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周瑜年纪轻轻,军功未见多少,职位却在自己之上,为此程普极为不服,所以他常常倚老卖老,给周瑜脸色看,让周瑜下不了台。

周瑜深知程普劳苦功高,避免和程普闹矛盾,所以处处克制自己,事事谦让程普,不计较程普的态度。有一次周瑜坐车外出时,半路上正好迎面碰上程普过来。周瑜赶紧命车夫让道,程普以为周瑜在讨好自己,扬扬得意。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东吴大军的左右都督(27),但主要计策都是周瑜制定的。可赤壁大战胜利后,程普却到处显摆自己的功劳,贬低周瑜。周瑜听说后不仅不辩解,反而说:“周某还年轻,如果没有程公的帮助,是不可能取胜的。”周瑜一番诚恳谦虚的话,再加上他一贯的忍让,终于使程普感动了。后来周瑜不计前嫌,多次登门向程普请教。最终程普终于抛下成见,和周瑜和平相处,共同辅国。

相关链接:

“顾曲周郎”的来历

周瑜不但足智多谋,在战场上英勇无敌,还精通音律,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个当之无愧的音乐家。周瑜听人演奏音乐时,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会向演奏者望一眼。因为周瑜长得丰姿俊雅、气质出众,据说每次宴饮时,奏演的侍女为了让周瑜看一眼,常常故意弹错。后来,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就叫作“顾曲”,歌曲评论家、内行人就称为“顾曲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