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孔融几乎处处与曹操作对,不仅和狂妄自大、曾经辱骂曹操的祢衡交往过厚,孔融还在许昌家中和四方宾客非议曹操,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公元208年,此时大权在握的曹操丝毫不用顾忌杀孔融带来的坏名声了。为了彻底打掉孔融的赫赫声名,曹操开始周密、严谨地部署和策划。

首先,他任命郗虑出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管监察弹劾工作的,而郗虑素来与孔融不和,自然会十分卖命地搜罗孔融的罪行。郗虑果然不负使命,很快网罗了一堆孔融的反动言行。

其次,为了使杀孔融更具合理性,曹操高明地从忠孝两个道德最高层面下手打击孔融。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就是谋反的论调。而且,从前孔融在北海的时候,看到王室不安宁,召集徒众图谋不轨,后来和孙权的使臣谈话时,又毁谤朝廷。

此外,还有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回赞祢衡,说祢衡是“颜回复生”。二人都狂妄自大,而且孔融还不尊礼仪,嗜酒狂放。

孔融的另一个“把柄”就是不遵守孝道。某年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在忠孝至上的古代社会,孝是评价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而且,汉朝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孔融这样大逆不道的反动言行,自然成了反面典型。曹操就是要借忠孝的罪名打击孔融,让人们觉得孔融罪有应得,罪不可赦。

曹操这样给孔融定罪,就再也没有人敢为孔融求情了,等待孔融的只有死路一条。名满天下的孔融最终被处以死刑,而且是在街市上当众行刑,连同他的妻儿也一起被诛杀了,一代名士就以这样悲剧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相关链接: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处死时,他的女儿只有七岁,儿子九岁,因为年纪小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寄养在别人家里。听说父亲孔融要被处死,两个孩子神色不变,仆人问:“你们的父亲出了事,为什么你们一点反应都没有?”两个孩子说:“哪里有巢穴被毁坏,而卵却不破的道理?”主人拿肉汁给兄妹两人喝,男孩感到口渴就喝了。孔融的女儿却说:“今天这样的祸事,难道哥哥还觉得能够活下去,还需要知道肉味吗?”哥哥听完就号啕痛哭,喝不下去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决定杀掉这两兄妹。没想到孔融的女儿对哥哥说:“如果父亲母亲泉下有知,我们死后能够见到他们,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吗?”说完便自刎而死,周围的人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