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县,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担忧。那时候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主动请求带兵去打仗。
光武帝考虑到马援年事已高,出征在外,战场凶险,就没有答应他的请求。马援又当面向刘秀请战,说:“臣还能披甲上马。”刘秀便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刀,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飞扬。刘秀见马援豪气不减,雄心未已,很受感动,笑道:“这个老头好硬朗啊!”于是派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率四万大军远征。
出征前,亲友来给马援送行。马援对一位老友说:“我受国家厚恩,年龄紧迫,余日已不多,时常以不能死于国事而恐惧,现在获得出征机会,死了也心甘瞑目。”
公元49年,马援率部到达临乡,蛮兵来攻,马援迎击,大败蛮兵,斩俘两千余人,蛮兵逃入竹林中。三月,马援率军进驻壶头(15)。蛮兵据高凭险,紧守关隘。水势湍急,汉军船只难以前进。加上天气酷热难当,好多士兵得了鼠疫等传染病而死,马援也身患重病,部队陷入困境。马援命人靠河岸山边凿成窟室,以避炎热的暑气。
虽然战场上困难重重,但马援意气自如,壮心不减。每当敌人登上高山鼓噪示威,马援都拖着重病之躯出来观察、瞭望敌情。手下将士深为其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热泪横流。后来,马援病死在岭南战场,果然实现了自己“大丈夫马革裹尸”的愿望。
马援的大半生都在战场上度过,他矢志报国,忠勇豪迈,真是令人钦佩。
相关链接
马援的后代都有谁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在归顺刘秀后一心为东汉出战,晚年也在战争中度过,最终死在平定岭南的战场,成就了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死时还遭人诬陷,被刘秀误会,侯爵也被撤销,不过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也出了不少人才。马援生有三子五女,三子皆为朝中官员,其中一女还贵为皇后。
马援的后代中比较出名的是三国时期的马超,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