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靠武力夺取了天下,他手下有一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他打天下立过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把这二十八人的肖像画在南宫的云台上,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其中有冯异、岑彭、邓禹、耿弇(11)等。
在二十八将之外,还有一名大将,他的名字虽然没有留在云台上,但是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他就是曾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马援。
马援在王莽统治时期,做过扶风郡(12)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马援在那边养牛种地,不到几年工夫,就拥有了牛羊几千头,还积蓄了几万斛(13)粮食。
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这里过衣食无忧的财主生活。他把自己积贮的财产牛羊,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说:“一个人做守财奴,太没有出息了。”他还说:“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王莽败亡后,马援投奔光武帝,南征北战,立下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外面打仗回来,有人劝他说:“您已经够辛苦了,还是在家休养休养吧!”马援豪迈地说:“不行,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骚乱,我正要向皇上请求保卫北方。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死在疆场上,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葬。怎么能老待在家里跟妻子、儿女过日子呢!”
不久,匈奴和乌桓接连侵犯北方,汉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国(14)。匈奴和乌桓只是跟汉军接触了一下就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