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王昭君随着呼韩邪单于,告别故国,登程北漠。车队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一路黄沙滚滚,马嘶雁鸣,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拿起琵琶,奏了一首《出塞》,表达自己远离故土的伤痛。据说,南飞的大雁听到这凄婉悦耳的琴声,望着马背上的美丽女子,竟然忘记挥动翅膀,纷纷跌落。王昭君由此得来了“落雁”的代称。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号为“宁胡阏氏”,备受呼韩邪单于怜爱。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伢师。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三年,呼韩邪单于就死了。他的长子雕陶莫皋继任,为复株累若鞮(41)单于。按照匈奴风俗,除了新单于的生母,老单于的所有妻妾都要变成新单于的妻子,这是汉族女子无法接受的风俗。王昭君上疏给当时汉朝的皇帝汉成帝,请求回归汉朝。汉成帝回信,命令王昭君入乡随俗。王昭君无奈之下,只得做了复株累若鞮单于的妻子。好在年轻的单于和他父亲一样喜欢王昭君,他们又生了两个女儿:须卜居次、当于居次。居次,就是公主的意思。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42)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王昭君多次劝说单于应明廷纲、修明法度、多行善政、举贤授能、奖励功臣、以得民心,取汉室之优,补匈奴之短。同时,在春日之际,管理草原、植树栽花、育桑种麻、繁殖六畜,并向匈奴女子传授挑花绣朵的技巧,讲解纺纱织布的工艺。王昭君毫不保留地细心施教,在忙碌与诚恳之中,受到匈奴人民的爱戴。

王昭君死后,葬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坟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墓地至今尚在,入秋之后,塞外草色枯黄,只有王昭君的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故称为“青冢”。

相关链接

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

西汉初期,“和亲”是朝廷实行的一项政策。和亲是指为缓和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的做法。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匈奴势力强大,刘邦对这种情况很忧虑。“白登之围”后,谋士娄敬提出了“和亲”的主张,认为把宗室女嫁给单于,这样匈奴的子孙后代都成了汉朝的血亲,将会亲近、臣服汉朝。“昭君出塞”就是和亲政策最著名的事例。此外还有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的故事。

(1)月氏:yuè zhī。部落名称。

(2)韩王信: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非韩信。

(3)冒顿单于:mò dú chán yú。“单于”是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4)阏氏:yān zhī。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

(5)窋:zhú。

(6)谶纬:chèn wěi。

(7)诸吕之乱:刘邦死后,他的儿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母亲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死后,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设计杀死了上将军吕禄,诸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吕氏彻底被消灭。

(8)未央宫:西汉王朝的大朝正殿,于汉高祖七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宫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两百余年间的政治中心。

(9)仆射:pú yè。古代官名。

(10)免冠顿首:脱掉帽子、磕头,古时表示谢罪。

(11)缇萦:tí yíng。

(12)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

(13)笞刑:chī xíng。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刑后的刑罚。

(14)茕:qióng。

(15)诣阙下:指前往朝廷。诣,至,前往。阙,古时宫殿前红色的双柱,代指朝廷。

(16)愦:kuì。

(17)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18)濞:bì。

(19)戊:wù。

(20)西域:汉朝时指现在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等地区。

(21)月氏:yuè zhī。

(22)邛:qióng。

(23)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

(24)苜蓿:mù xu。

(25)浑邪:hún yé。

(26)窴颜山:窴,tián。窴颜山,古山名,在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面的一支。

(27)王庭:指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君长设幕立朝的地方。

(28)万户侯:古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29)北海:如今的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泊,中国古称“北海”,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区。

(30)太史令:古代负责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的官员。

(31)羑里:yǒu lǐ。

(32)弋:yì。

(33)望气: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观测云气以测吉凶。

(34)龟兹:qiū cí。

(35)耆:qí。

(36)鄯善:shàn shàn。

(37)奭:shì。

(38)河西走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北的狭长地带,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在黄河之西而得名。

(39)郅支:zhì zhī。

(40)呼韩邪:hū hán yé。

(41)鞮:dī。

(42)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