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势,都不愿意再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就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手持汉朝的旌节(23),带着三百名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怕耽误日子,就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等国。

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就先送张骞回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骏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都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来一算,总共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传入长安,葡萄、核桃、苜蓿(24)、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被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