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去世后,他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即位。第二年,年老的相国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还问将来谁来接替他合适。

萧何不愿意发表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

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怎么样?”

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县的官吏,跟随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本来关系很好,只是后来曹参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的地位怎么也比不上萧何,两个人就不那么亲密无间了。但是萧何知道曹参是个治国人才,所以汉惠帝一提到曹参,他也表示赞成,说:“陛下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曹参本来是个将军,汉高祖封长子刘肥做齐王的时候,就让曹参担任齐相。那时候天下刚安定下来,曹参到了齐国,召集齐地的父老乡亲和儒生一百多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理百姓。这些人说了一些意见,但是各有各的说法,不知听哪个才好。

后来,曹参打听到当地有一个很有名望的隐士,叫盖公,曹参就把他请来,向他请教。这个盖公是相信黄老之学的,主张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清静无为,让老百姓过安定的生活。

曹参依了盖公的话,尽可能不去打扰百姓。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所属的七十多座城池都比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