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赵国朝廷上下传出一种声音,“秦国就怕让年轻力壮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已经老啦!这么久都不敢出兵,肯定是快要投降了!”
赵孝成王把这话听在耳里,他也在嘀咕,廉颇和秦军对抗了这么久,也没见出一兵一卒,是不是真的老了,胆子小了?赵括年轻力壮,也许更适合和秦军对抗。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候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35),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赵王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很傲然地说:“若是他们派白起过来,我还要费点脑子。但现在是王龁带军,也就廉颇害怕他,当他是个对手,在我看来,根本不堪一击。让我去长平的话,肯定能打败他。”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让他去代替廉颇。
蔺相如知道赵王的决定后,劝阻道:“赵括只是一个死读兵书的人,不会临阵应变,怎么能做大将呢?”
赵王觉得蔺相如和廉颇私交甚好,这是在为廉颇说话,就不听他的意见。
赵括的母亲也请求赵王不要派赵括去,因为赵奢生前说过,赵括只会在嘴巴上谈论兵法,用兵打仗在他看来跟儿戏似的。若是将来成为赵国的大将,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
赵王依然坚持己见,派赵括去长平。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二十万大军来到长平,和廉颇交接了兵权,廉颇回邯郸,留下赵括镇守长平。
原本廉颇在长平实行的是坚守阵地的策略,赵括一来就把这些制度给废除了,还说:“秦国再来挑战,我们就迎头打回去。若是对方逃跑,我们就死追到底,杀他们个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