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想要通过穿胡服、学骑射来改变赵国的军事状态,这种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命令一出,迎面而来的是各种反对意见。
“我们怎么能穿胡服呢?那可是那些山林里的野蛮人穿的衣服,太失身份了!”
“就是,中土礼仪之邦,怎么能自降身价去向那些胡人学习呢?”
赵武灵王不管大家的议论,率先穿起了胡服。大家见国君都穿上了胡服,就不好多说什么,但还是不愿意穿胡服。
赵武灵王有一个叔叔叫公子成,是一个很有影响但是思想保守的老臣。他一直都反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想法,见赵王坚持要穿胡服,就干脆不去上朝,以此表示抗议。
赵武灵王亲自去找公子成谈话。
“您是我朝的老臣,朝内朝外都很有声望,请您支持我的决定!”
公子成施礼道:“请大王原谅,老臣不敢支持。我们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圣人教化之地,行的礼乐法度是胡人们十分向往的。现在,我们不坚持这样好的传统,反而去向那些野蛮的胡人学习,这不是倒退吗?老百姓也不会支持,请您三思!”
“穿胡服、学骑射正是我三思的结果。我们和中山国的战斗您也看到了,区区中山国就能把我们打得节节败退,我们的老百姓落在他们手里就得受尽屈辱。我作为赵国的君王,实在是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胡服骑射并不代表就丢掉了祖宗的礼乐法度,只是学习胡人比较好的部分,为我们所用而已。”
中山国之战给了公子成巨大的震动,所以赵武灵王的话说服了他。他第二天就穿着赵王赐给他的胡服上朝了。公子成都接受了胡服骑射的政令,其他人也就没什么好反对的。于是赵国人不分贵贱,都穿起胡服来。再过一段时间,大家都发现胡服的确比以前的衣服方便很多,也对赵武灵王的决定心悦诚服(25)了。
赵武灵王用胡服骑射的政策建立了一支人数众多、训练有素的骑兵队,然后他率领这支骑兵队袭击中山国,攻破林胡和楼烦,把赵国的疆土扩展到了北胡之地。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原各国的军事作战方式,从此战车这种作战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被骑兵所取代。赵国也逐渐变得更强,成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
相关链接:
被饿死的太上王
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让赵国的国土得以扩张,实力增强。为了能更专心地征战四方,扩张赵国领土,他决定提前把自己的王位传给太子。
赵武灵王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赵章,一个叫赵何。赵何是赵武灵王的第二个妻子吴娃所生,因为赵武灵王很疼吴娃,所以便把原太子废掉,立赵何为太子。他传位给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而只是给了赵章一块封地,在代地。
赵武灵王把朝政交给了太子赵何,自己被称为太上王。他领着军队四处征战,为赵国夺取了广阔的领土,便有了一统天下的心,就想把王位从儿子手中夺回来。
赵何的王位坐得好好的,自然不愿意还回去。赵章本来应该是太子,却莫名其妙被废,也不甘心,一直意图造反。于是赵武灵王利用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先争斗,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但是由于赵惠文王治理国家有方,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赵武灵王重夺王位的计划失败。最后被关在沙丘的宫中活活饿死,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被饿死的太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