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晋国的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都各有地盘和军队,他们之间互相攻打,最后只剩下了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在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主君叫智伯,继位之后,仗着智家的实力比其他三家都要强,就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让他们以智家为尊,以便将来把这三家吞了,智家能独得晋国。
于是他想了一招,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却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这三家一听,心里都明白,智伯是打着公家的幌子来蚕食(1)我们的土地。谁不知道晋国国君如同虚设,这会儿是把土地给了公家了,将来智伯想要独吞,还不是易如反掌(2)?
可是智家的实力确实比较强,韩康子和魏桓子都不想和智家撕破脸,就先后把土地和户**出来了。偏偏赵襄子不乐意,他对智伯说道:“我赵家的土地都是祖上拼了性命挣来的,作为赵家后代,不敢干这种背弃祖宗的事情。”
智伯让三家交土地、户口本来就是两步计划。若是三家都乖乖交出土地和户口呢,那智家就能大捞一笔,实力就更强了。若是哪家不听话,就趁这个机会教训他一顿,树立智家的权威。于是,公元前455年,他命令韩家和魏家和他一起攻打赵家。
韩、魏两家不敢拒绝,就分别担任右路军和左路军,跟随智家一起攻打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