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待办事项变成必办事项(1 / 1)

人们常把手机软件中的“备忘录”功能或者“日历”功能用来安排待办事项,将一长串的待办事项统统列在备忘录中,以此来提醒自己今天需要做什么事情。

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方式在行动中不一定会起到有效作用,因为人们做事项安排的方式就是错误的。他们通常会把重点放在未完成的工作上,这样一来,若待办清单中排在前面的无关紧要的小事无法顺利完成,那么后面重要的工作也将难以继续。

所以,待办事项清单不能完全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时间管理问题。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会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

蒲希怡刚刚进入这家公司,每天工作量巨大,为了完成工作,她起早贪黑,每天很晚才回家。

为了让工作更有条理地进行,蒲希怡每天都会给自己罗列出一系列的待办事项。蒲希怡趴在书桌上写下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要完成表格,嗯,还想去一下图书馆,晚上要和朋友去吃饭,跑步……”半个小时下来,她在纸上林林总总地写下了十几条待办事项。

她把纸条贴在书桌上,就开始工作起来。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十点,她才疲惫地回到家里。洗漱完毕,她躺在**打开自己的备忘录,数了数做完的事情,发现一共完成了七条待办事项。

蒲希怡看着,满意地笑了。“不错,很有成果。”第二天上班,她又开始做昨天没有做完的表格,原来她完成的那七项事情里没有表格工作这一栏。公司的主管看见她一天下来还没有做好表格,将她臭骂了一顿。

长的待办事项清单,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也会使我们在完成清单内容时不先完成紧要的事而专拣容易完成的事情做。这样列出的清单和做出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列待办事项这个动作能够让我们得到压力的纾解和部分成就感,即还没有做事情,大脑就认为自己做了一部分事情了。但这样却会让人在行动上松懈,反而不利于行动。

同时,我们会因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对未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会把没完成的事情当作一种负担,即在做一件事情时,这些未完成又没在做的事情会不断打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无法安静下来做事情。

用错误的方式整理待办事项,会让我们无从下手。每当做完几件事情时,又会有几件事情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我们甚至会因为完不成的清单,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人的精力有限,可能我们早上比较困,晚上却比较精神,所以在安排工作时间和待办事项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

安特的工作很特殊,他专门给成功人士设计待办事项。每天他会给需要帮助的人列出三个待办事项,然后那个人需要付钱给安特。

虽然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安特的生意却很不错,许多工作繁忙且每天有各种大业务的人都来找他制订私人计划。安特嘱咐那些人每天晚上把前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给他,然后他从中挑选出三个重点要做的事情给买主。

奇怪的是,这些人认为这些事情都很重要,挑不出三个很重要的,但是安特就能轻而易举地挑选出来。

别人问他挑选的秘诀时,他就说:“挑出三个重要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你今天只做这三个事情就行。”

要想把待办事情当作必办事情来做,就是要有这样的决心——今天只做这三样事。

第一件事,挑出三个里面最简单的最先做,并争取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它。

第二件事,跟自己的前途相关,多是工作和生活的核心,或者是自己赖以生存的途径。

第三件事,是今天必须完成的很重要的事情。难度比第二件事低,但是需要坚持,放在最后去做,可以当作一天中舒缓的结束动作。

最好在晚上列待办事项,这样方便我们总结一天的工作,更好地做出选择和取舍,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在完成待办事情时,不要一心多用。研究表明,一心多用会降低工作效率。一心多用时我们的大脑需要同时处理好几件事,还会不断地在几件事之间切换注意力。相较于做一件事情来说,一心多用会降低我们四成的工作效率。

把列待办事项当作是一种习惯。当我们把计划写下来的时候,这些事项就成为我们一天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会时刻记得对自己承诺了什么。当我们把预备做变成必须做时,我们的目标就会更加清晰,行动也会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