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朴素,不需要惊艳(1 / 1)

二十多岁的时候,大爱水钻,爱一切闪闪发光的东西。头上的发卡要水钻的,鞋子要点水钻的,就连衣服,最好也能带上几颗水钻。

我闪亮,我骄傲。

后来,喜欢景泰蓝、银、18K金,那银最好也是闪亮的,若是戴得久了,把光亮的涂层磨去了,一定会拿去首饰店洗银,让它重新恢复光泽。

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积蓄,只能在K金和银上动心思。我对铁过敏,不能像大多数姑娘一样,随便去精品店选个喜欢的项链就戴上。那时,我很羡慕她们,能戴各种造型的饰品,看着就让人眼前一亮。

一位朋友跟我说,我走到人群中就兴奋,就算公司里有上百位员工,我也能在一瞬间让老板看到我。

我相信朋友说的话,对于一个年轻想展现自己才能的人来说,那种渴望被发现、被重视的眼神别人能读懂。就像年轻人渴望闪亮的东西,希望自己走在人群中,永远能成为最独特的那一个。

二十多岁时,我不是也一样吗,为了得到一家公司的重视,几乎使出浑身解数,虽然我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还是失败了。

十年前,我生意失败,为了生计不得不找一份工作。朋友说,小霞所在的那家公司不错,收入很可观,环境也好,凭借着你的生意经验,去做销售很容易成功。

朋友把我捧得这么高,想不去也不行了。为了证明我可以,我经过笔试、面试,层层筛选,最终进入了培训期。

培训期阶段,除了主管为我们讲课外,公司里各小组的组长也会为我们讲授关于销售的知识。培训部的老师说:“你们要好好表现,组长来讲课,是你们展现自己的好机会,不要培训到最后,得不到任何组长的喜欢而被淘汰。”

接着她又说:“我还有一个推荐名额的机会。你们在培训阶段表现良好,我也会把你们被淘汰的其中一位推荐给组长,所以,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你们的努力。”

为了表现良好,每天培训前的保健操,我生生得了第一;写文章更是不在话下,被培训老师贴在了公司的公告板上;而销售模拟,我更不会失手……

在培训期间,我得小红花最多,公司的奖品也最多。我以为我一定会被公司最好的团队选中,结果我却落选了。我不是遭到了淘汰,而是去了业绩一直很普通的团队。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明明各方面已经十分优秀了,为什么还是没有被最好的组长看上?

有一次,主管与组长闲聊,问她为什么没有看上我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了她的答案。组长说:“她在各方面确实表现优秀,销售模拟也做得不错,不过这不是我想要的人。我喜欢的销售,不是要说得多,更不是懂得如何展现自己,而是懂得倾听客户的需求,话可能不多,但一定要掷地有声。好的销售,要一直有东西往外掏,要是一个有内秀的人。”

显然,我不是那个成熟、稳定、懂得倾听的人,更不是一个有内秀的人。我那时太年轻,不管有多少销售技巧与经验,在久经沙场的这位组长面前,还是显得过于简单了。一个人越是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证明自己的时候,别人就越容易把你看得透透的。因为你表现了全部,说明你接下来已拿不出更多的东西了。

那次的失败,让我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如那位组长所说,我们应该做一个一直有东西往外掏的人,而不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实则毫无内涵的人。慢慢地,我懂得了收敛,懂得了倾听,也褪去了闪亮的首饰,让自己看起来不再张扬。

如今,再走到人群中,我可能是一个不被注意的对象,但是我知道,我的闪光点在哪里。是我的机会,我会拿出实力,不是我的机会,就默默倾听,做一个人群中的观察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于亮闪闪的东西开始拒绝,拒绝钻戒,拒绝不锈钢,拒绝一切发光发亮的物品。我摘下了钻石婚戒,把家里的不锈钢烧水壶换成了玻璃壶和黑铁壶,衣服也改穿朴素的棉麻。我不再追求世俗意义的美,开始追求天然质朴的美,喜欢一切纯真天然的首饰和事物。

朋友问我:“你那么瘦,为什么不穿显身材的衣服呢?总是把自己包裹在宽大的肥袍里。”

几年前,更喜欢妖娆的旗袍,越紧身越好,越能凸显玲珑的曲线越好,可它穿在身上到底是不舒服的。于是,我回朋友说:“肥点儿更健康,不是吗?”

在做人上,从张扬到内敛,这是我的成长;在生活上,从追求好看,到追求舒适,这又是另外一种成长。

庆山在微博上写道:“对朋友说,有些地方的人生活看起来已经这样的富足安宁,超市里花很少的钱能买到一大堆食物,环境优美,空气清洁,社会有保障。但人仍会出现精神抑郁、心理异常等各种问题。可见,生命一定还需要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想想,这些东西是什么。”

当一个人开始关注自己,关注自我成长,那些重要的东西就会一个个地从心底蹦出来。当一个人关注外界信息,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很难不抑郁,不心理异常。

谢灵运在《游赤石进帆海》中写道:“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意思是,大海无边无际,没有载物的船超然漂行。很多事情水涨船高,不是船有多厉害,而是水涨了,所以船才能漂在水面上。可是,我们人往往只看到了那涨高的船,却忘记了水的作用。

这大概就是,对人和物的最好解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