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香,多数人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蹦出香水。
确实,与线香、手串、挂件等香料相比,香水是使用繁多,几乎每个女人都用过的东西。它如此平常,平常到一瓶不够,一种味道不够,需要多瓶来装点自己。
多年前有一次过生日,先生偷偷地为我买了雅诗兰黛香水作为礼物。当我打开包装的一瞬间,如大多数女人一样感动到想要哭出来。那时,我们并不富裕,一瓶雅诗兰黛的香水虽然不算奢侈,但到底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女人们常说:“男人爱不爱你,要看他舍不舍得为你花钱。”他舍得花钱,只要我想要的东西,他愿意倾尽所有。
不过,这份心爱的礼物似乎并没有发挥它的价值,我使用了几次之后,它就被封存在了抽屉里,从此再没见过天日。我以为是味道不适合我,后来我自己也购买过不同味道的香水,但它们的命运与这瓶一样,都被冷落在了抽屉里,原来,我并不喜欢香水。
香,虽是缥缈无形的东西,却能令人陷于丝丝馨香之中。它能愉悦身心、陶冶灵性、通鼻开窍,可谓妙用无穷。《道林·格雷的画像》这本书中写道:“他现在要研究香水及其制作的秘密,蒸馏从东方运来的带有浓郁香味的树脂,他发现感官方面有什么感受,精神上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他了解,在感官生活中必定有心灵的对应之物,也令自己去发掘两者的真实关系,并揣想:是什么样的成分,使得乳香将人变得神秘,龙涎香激起**,紫罗兰唤起逝去的浪漫,麝香叫人意乱情迷。”
不同的香水味,代表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品牌,也有着独特的味道。有人喜欢香奈儿5号,有人喜欢圣罗兰的反转巴黎,还有人喜欢阿玛尼的寄情水……
生姜、胡椒、动物香、鲜菠萝、茉莉、紫罗兰……只要带有气味的东西,无一不能入香。然而,那调配出来的香,始终带着勾人的情欲,热情的奔放,感官的刺激……即使淡雅如水,一丝香气入鼻,心神也追着那香气走了。
在中国古代,香是用来调心神、消困倦、清身心、提升品格品位的物品,它是一种精神气质,也是一种人文文化。孙枝蔚在《溉堂集·文集·埘斋记》中写道:“时之名士,所谓贫而必焚香,必啜茗。”郑板桥题诗云:“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袁枚焚香读书,迟迟不肯睡去,夫人含怒将灯夺走。他在《寒夜》中曰:“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那时,香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医大夫更是喜欢用香来医治病人。令人遗憾的是,香在今天成了装饰女性和男性魅力的物品,不再与人的精神相关。当心神追香而走时,香不再养人,而是人养香了。
物,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人去养物。尽管一个人会花时间养一块玉,但终究是为了玉养人;人也会花心思去盘手串,也不过是在把玩中调养身心;还有的人会养一把壶,这也是告诉自己,凡事不可急,一切要慢慢来……
以物悟道,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今天都丢了。
人们常说,当下社会过于浮躁,人们总是静不下心来。是的,聪明如这位观察者,对人或事总能指点一二;愚蠢也如这位观察者,点评完还不是该浮躁浮躁,自己也不能静心吗?
生活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评论者,这没什么新鲜,难得的是你能换个角度,热爱它,喜欢爱它,把生活过出真味。真味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喝了一杯茶,焚了一炷香,更不是案头多了一束花,而是我们拥有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让我们活得越来越好。
某位作家说:“宇宙观是人类应当培养的第一大观,宇宙观主导世界观,世界观主导人生观,人生观主导价值观,没有宇宙观,一切价值观都没有源头。”
同样,不了解真味的含义,无论喝多少茶,燃多少香,它都永远只是附庸风雅的形式。而我们要做的,是挖掘这些人的精神,找到他们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变成有真味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源头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活出自己应有的模样。这时,你的生活不是模仿别人,而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式去活。
朋友是一个旅行爱好者,她把自己一路上经历的故事,还有旅行时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读者读完她的书后,有的开始尝试她走过的路。她一路走,一路成长,在旅途中遇到未知的自己。她的读者读完书后,也开始了漫长的旅行,却写信告诉她,她的旅行并不开心,也没有书中写得那么好玩。假如,这位读者有朋友的心态,有她看世界的角度,即使这位读者不去旅行,在生活中也能遇到未知的自己,依然可以活得好玩和快乐。
还有的人,喜欢一切品牌,喜欢购物的快感,然后对物质便有了更多强烈的欲望。当别人拥有某个新潮的服装、口红色号、包包、鞋子时,很容易立刻想要拥有。于是,自己慢慢变成了一个被款式、颜色、大小绑架的人。
常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香,喜欢茶?
我的回答是,它们起初并不是我所爱之物,遇见茶,因为人会困,我需要茶提神;遇见香,是因为我睡眠质量差,有了它能让我平心静气。当我写作累了,我会喝一杯茶,也会燃一炷香,这不是为了表演给谁看,而是我需要放空大脑,好让接下来的工作更顺畅。
时间一久,才变成了爱,变成了生活方式。
与其用香来提升自己的魅力,不如用香来缓解午后的困倦、一天的劳累、身心的安宁。那荷包里的香料,可能不如香水浓郁,也无法被旁人所感知,但这又有什么关系,那香只为自己。
周末的午后,剪几块亚麻布料,画一个心爱的图形,用丝线缝出一个别样风情的荷包,将喜欢的香料放入荷包中,便是一个提神醒目、调节身心的好味道。它带着你的温度,有着你的喜好,在这繁华都市中,倒是活出了一番自己的味道。如果你喜欢香,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它,了解每一款香的气味、特性等。当然,还可以按照古人的香方,制作出符合自己气质的香。
汉代有郑玄辑的《汉宫香方注》;隋朝有杨广编写的《隋炀帝后宫香药方》;南朝范晔撰写了《和香方》;北宋颜博文撰有《香史》……任何一门文化深入进去,都会变成一门有趣的学问,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在生活中抛开手机,去玩更有深度的事。
你就是你,应该去成就最好的自己。
另附古人香方三种:
《新纂香谱》之定州公库印香:
笺香一两、檀香一两、零陵香一两、藿香一两、甘松一两、茅香半两、大黄半两,杵罗为末,用如常法。凡作印篆,须以杏仁末少许拌香,则不起尘,及易出脱,后皆仿此。
《新纂香谱》之汉建宁宫中香: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四两、零陵香四两、檀香四两、白芷四两、茅香二斤、茴香二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别器研)、生结香四两、枣子半斤(焙干),一方入苏合油一钱,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爇之。
《遵生八笺》之玉华香方:
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唵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出交趾者妙)三两、苏合油五两、大黄五钱、官桂五钱、黄烟(即金颜香)二两、广陵香(用叶)一两。
上列香料为末,和入合油揉匀,加炼好蜜再和如湿泥,入瓷瓶,锡盖蜡封口固,烧用二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