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莎士比亚之前的英国戏剧(1 / 1)

倘若世间所有的笔都曾被诗人握在手中,

笔尖流淌出诗人伟大的思想,

每一个触动诗人内心的甜蜜瞬间,

深深吸引他们心灵,触发灵感的话题;

如果所有精美绝伦的灵感都涌向诗人,

绽放出他们如花朵般永生绚烂的诗篇;

……

如果这些诗篇成就了一代诗歌,

以美妙呈现,

盘旋在文思未曾停歇的脑海中,

至少也曾在一片思绪、一点风度、一丝疑惑中驻足,

而后凝成文字,美德藏于其中。

——马洛

英国戏剧的两大来源是流行文化和文学。莎士比亚戏剧的流行先驱是中世纪的传奇剧。传奇剧是基于圣经故事展开的简单的对话,比如亚伯拉罕和艾萨克,以及救世主诞生的故事。这些传奇剧通常带着强烈的敬畏之心在教堂上演。但是剧中演员,无论是祭司还是普通信众,都在剧中添加了世俗观念,甚至一些饱含喜剧意味的观念,基督教会不允许这些演员进入教堂。然而演员们很喜欢这种世俗而诙谐的表演,所以他们开始在公共场合进行表演。行会和工会开始接纳他们,为他们精彩的演出而骄傲。未遭淘汰的剧目以它们发展的城镇命名:切斯特、约克、考文垂。这些剧目可能还有其他名称,其“神秘性”与剧目主题的神圣性毫无关系,在英语和法语中,“神秘”这个词的本义是“交易”,因为这些演员都是手艺人。这可能就是戏剧性对话、训练有素的演员和原生态的舞台艺术的开端。除了传奇剧,还有寓言剧,剧中各类角色都充满寓意。部分剧目不乏真正的文学品质,比如几年前重现于舞台上的剧目《世人》,此次演出意义非凡。诚然,大部分道德剧通过粗鄙的对话呈现出《圣经》中的故事,这些角色所呈现的道德观念(包括罪恶、仇恨、骄傲、愚蠢等)以及插曲,都是完全世俗的娱乐,是对人性的嘲弄——所有的这一切于戏剧发展史而言,并没有多少诗意。它们的意义仅存于历史和考古中,而这同样是不应被忽视的。正如森茨伯里强调的那样:“现代戏剧的确源于传奇剧。传奇剧演变成了道德剧,而后道德剧转向了现代戏剧。”

不管怎么说,即便是早期那些和现代戏剧形式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英国戏剧样本,也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撰写的,他们应该对经典作品有所了解。尼古拉斯·尤德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出任伊顿公学的校长,他于16世纪中期撰写的《拉尔夫·罗伊斯特·多伊斯特》是最早的一部“合法的”英国喜剧。这出喜剧饱含了滑稽剧中的英式幽默,又有戏剧的轮廓和连续性,体现了其对英国传统的挑衅。戏剧中的台词多以打油诗的形式呈现,这里面可没什么好话。

另一出低廉粗俗、充满笑点的闹剧是约翰·斯蒂尔写的《葛顿老太太的针》。约翰·斯蒂尔是一名剑桥大学的毕业生,随后成了该校校长。整出戏剧由英文写成,辛辣尖刻,采用了彻头彻尾的英式风格,其行文结构和那些经典著作一样老派,不过对于英国戏剧倒是挺新鲜的。

第一出英国悲剧是常规的塞涅卡式悲剧《高布达克》,人们认为其整部作品是萨克维尔撰写的,也有人认为萨克维尔只写了其中的一部分。萨克维尔作为早期的抒情诗人和叙事诗人而闻名于世。这部作品沉闷阴郁,章节内容枯燥灰暗,但在架构和人物品格方面均有其独特的展现形式。

所有这些作品都只是在实验中摸索着前进,女王统治早期的其他作品也是如此,懵懵懂懂又枯燥沉闷,马洛之前的大部分作品亦是如此。但就在马洛之前,聚集着一群大学才子派别的戏剧家,他们同样是抒情诗人、时评家和杂类文学作家,包括李利、皮尔、格林、罗吉、纳什和基德(基德没上过大学,读的是公立学校)。除了马洛,这些人的优点并不突出,并且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已然成熟,其光荣而辉煌,大大削弱了这些戏剧家的光芒。

李利,他的尤弗伊斯式散文表现出其自负且虚伪的心理,然而他开始撰写浪漫主义戏剧时,纠正了他的一些缺点,还增加了不少美德。《恩底弥翁》和《月亮里的女人》虽然没有千古流芳,但(用华丽的辞藻)勾绘了精美的幻想。莎士比亚显然对此了然于心,琼森在悼诗中加入关于李利、基德和马洛的前言并非毫无意义。

皮尔最好的两部作品:《帕里斯受审》是一部内容有趣的田园假面剧;《大卫和贝塞比》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圣经故事,包含很多富含诗意的精彩段落。

格林最好的戏剧《培根修士和邦吉修士》是一个马戏和爱情故事的完美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比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还要完美。比格林的戏剧更有趣的是他的时评,特别是他的《万千悔恨换来的智慧》,其中包含著名的“莎士比亚场景”,作为对莎士比亚的参考。

罗吉不仅是一位戏剧家,更是一位抒情诗人和时评家。而纳什则是个聪明的时评家,甚少触及戏剧。

基德的《西班牙悲剧》是一部血腥的悲剧,充斥着咆哮和谋杀。换言之,这是一部咆哮的情节戏剧。

这些人在马洛面前相形见绌,而马洛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面前同样相形见绌。马洛是英国第一位伟大的悲剧诗人,为人凶狠,性格傲慢,用短短的二十九年走完他传奇的一生。他写了四部戏剧,主题都是关于人类的野心和对权力的热爱,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猎奇心理。他最好的戏剧是《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讲述了一位魔术师将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以获得一定时期内无上的权力。歌德在其复杂的诗剧《浮士德》中也讲述了这个故事。《浮士德》也是古诺最受欢迎的歌剧作品。

在马洛的戏剧中,悲剧英雄是诗人本身,他同人类的束缚做斗争,努力追求无限的知识。这部戏剧使用了很多浮夸的语言,涵盖了很多马洛“欣赏的主题”,那是马洛用英语写过的最精彩的诗歌,即使由莎士比亚来写,也不会比这更加精彩。当梅菲斯特召见特洛伊的海伦时,浮士德曾说过一些广为流传的话:

这是不是那位发动了千艘战舰,

烧毁特洛伊无数宝塔的人?

亲爱的海伦,给我一个吻,

让我永生。

浮士德问:

你是如何从地狱中逃脱的?

梅菲斯特答道:

嗨,这里就是地狱,我并没有逃出去:

你想想我是见识过上帝容貌的人,

也品尝过天堂中永恒快乐的滋味,

现在被剥夺了享受无尽福祉的权利,

难道不像是在万重地狱里受着折磨?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的杰作。他的另外三部戏剧同样具有特色,内容精彩卓绝。《帖木耳大帝》这部戏剧是一场修辞盛宴,和拜伦式英雄一样年轻。正如序言中所说,惊人的措辞令人耳目一新,就像琼森所说的那样——马洛精彩的叙事线,将戏剧原本的辉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马洛掌握着自身强大的自然力量。《马耳他的犹太人》是血腥悲剧的样本,内容充斥着残忍暴力。这部作品暴露了马洛的一个缺点——缺乏智慧,大概是因为马洛年少轻狂,对人性漠不关心,或者直接略过对人性的认知。爱德华二世时期,现实的环境以及人性影响了他,他有些惶恐不安,虽然他的作品里缺少华丽的故事,但就作品的戏剧性而言,在当时他是写得最好的。马洛是一位伟大的抒情和叙事诗人。大众会因为《希罗与利安德》而知道他,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句词,尽管有些人不知道这是他写的:

相爱的人们,谁不是一见钟情?

无论是马洛还是其他人都没能创造出无韵诗体,或者突然间就创造出英国悲剧。事实上正如史文朋认为的那样:“他是最伟大的先驱,也是诗歌文学中最有勇有谋的先驱……他为后来者铺就了道路,也为莎士比亚铺就了一条笔直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