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1 / 1)

——读《谋事在人》有感编者:此文是现任王志纲工作室上海公司总经理的路虎博士在1998年读了《谋事在人》和《成事在天》之后,决定放弃安逸的大学工作,加入王志纲工作室时递交的应聘文章。今天,当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纵横中国,所提供的战略策划成果得到企业和政府的认同,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时,他对自己当年的人生选择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当他与昔日大学中的同学、同事相遇时,最大的感慨就是:感谢《谋事在人》把他引入了王志纲工作室,引入了策划这样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刺激和无限乐趣的行业,不仅实现了自己8年前的愿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更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自我价值。8年前一个博士毅然抛弃铁饭碗,坚定地投身自己所认同的事业,并从其中找到了乐趣及获取成功的实践生动地说明:读书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翻开工作室书籍,走进王志纲工作室,感到强烈的共鸣和震撼。彻夜饱读,竟毫无倦意。兹将两点感受与一点展望分述如下:

感受一:大手笔

首先,是大手笔的策划风格。从《谋事在人》到《成事在天》,凡举其案例,不论大小,都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气势恢弘,于不经意之中呈现大家气象。具体说是重理念设计、重文化底蕴、重远期利益、重无形因素,而不是局限于就事论事,只注重有形因素和眼前利益。这也正是策划大师与策划匠人的区别之所在。当今的商战愈演愈烈,日益超越资金、土地等常规武器的拼刺,升级为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品牌、资产组合等无形因素的较量。中国的企业,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或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或萌生于不规范的商品经济,多数先天发育不良,很少有策划师为其“把脉”,实施“优生”和“胎教”。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沉疴毕露、疾病丛生,于是才去看医生。人欲健康,须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企业亦然。精气神者,机制、品牌、理念也;筋骨皮者,产品、资金、CI也。中国企业外功不佳,而内功更弱。外功易修,而内功难练。而且,最可怕的是,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根何在,往往有病乱投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而不治本。然而,试问:四海之内内功高超,医道精湛者又有几人呢?!王志纲横空出世,正是因为其卓尔不凡、酣畅淋漓的大手笔呼应了这个饥渴的时代。

其二,是大手笔的自我定位。策划工作分三个层面:理念性策划、规划性策划和技术性策划,它们是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依次展开,层层细化。前者是后两者的灵魂和统率,如果理念没敲到点子上,其余的工作都是枉然。目前,我国这三个层面的策划都不完善,各层面之间的整合性差,系统程度较低。不过,硬件(技术)易于弥补,而软件(理念)则不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好的理念具有稀缺性和原创性,王志纲策划的魅力和价值正在于此。

其三,是大手笔的策划方法。由于王志纲偏重于理念策划,因而其方法也就以定性方法为主。其定性分析的特点是注重思维方式的突破,而不是循规蹈矩,即强调发挥创造性思维,挑战思维的极限。创造性思维产业化是当今世界尤其是信息社会的一大趋势。在美国,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才俊凭借自己的智慧资本,不经传统的资本积累道路,就魔术般地成为实业巨子和亿万富翁,向世人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巨大潜在价值。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浮现于水面之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正如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的存在及其价值一样,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价值了。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是线性的、因果一一对应的和零散的,而前者是逆向的、跳跃性的和系统性的。碧桂园的策划就是逆向思维的产物,是主(房地产)次(学校)倒置而产生的奇怪效果,是“造市场”的经典案例。跳跃性思维在王志纲策划方法中被应用得最广泛,也最富有成效。凡遇一项目,王志纲从不就事论事,总是“跳出去”,更为宏观地看问题。他总是把项目视为“支点”,他自己从不坐在支点上,而是超越它,去寻找杠杆,以尽可能大的力臂,去支起一个又一个理念,一个又一个品牌,一个又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又一个区域。当然,支点能否支得住、撑得起,产生以小搏大、以点带面的效果,还取决于对支点的识别和判断,策划者在这方面要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剖析王志纲的策划方法,我们还会发现,他总是把企业策划和区域策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即把企业策划置于区域策划之中,并将其放大,使其目标定位高出一般的企业策划,不仅强调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兼顾社会效益和区域整体利益。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形象,也易于使企业得到来自地方政府、新闻媒介及民众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总的来说,王志纲的策划基本上是属于“区域综合派”或简称“区域派”(这是借用经济地理学的说法)。一方面是刚刚谈到的将企业策划置于区域策划之中进行,另一方面是注重具体区域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分析,尤其注重历史文化因素和政治(政府)因素的作用,充分考虑到文化板块的区域差异给策划带来的影响。身为学者的深厚理念功底和身为记者的丰富社会阅历,使其具备许多同行所不具备的特质,使其策划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独特的个人魅力。

感受二:产业化

王志纲工作室是我国策划产业化的先行者之一。迄今为止,我国策划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以何阳为代表的零星点子阶段;(2)以王力为代表的单步谋略阶段;(3)以王志纲为代表的系统工程阶段。至此,理念——规划——技术有机整合,实现了行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各部门之间由各自为政、分散独立到相互协作、互相依赖,标志着策划产业化的实质性进展。应该看到,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时代已成为过去,策划业由策划人(自然人)向策划机构(公司)进展,机构化趋势不可逆转,策划业正在完成作坊式运作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

产业化的进展还表现在策划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协同上。策划者与企业家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传统观念认为,策划只是策划人的事,与企业家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了好的策划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策划大师包治百病吗?从王志纲工作室的案例来看,“金业”之所以成功,“黑老包”之所以留下遗憾,莫不在于策划者与企业家之间的配合是否得当。策划方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不仅取决于方案本身的水准,也与企业家的水准(认同程度、接受能力、行动力等)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不仅仅是改变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改变企业家的过程。如果企业家队伍不发育、不成熟,则有效需求不足,也会影响到策划业的发展,并增加策划成本(培训、监理等费用)。所以,企业家就是策划主体的一部分。王志纲的策划之所以成功,就是认识并实施了这一点。

另外,王志纲十分强调“售后服务”。正如完整的房地产业包括研发、设计、规划、施工、销售与物业管理等一系列的内容一样,完整的策划业务是一个过程,一个善始善终的过程,而不是卖了产品(报告书)拿到酬金就万事大吉。策划人是经纶济世一族,富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策划人的社会形象是在一个个成功的策划案例之中树立起来的,良好的口碑是策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行业趋势展望〖1〗发展空间广阔人们一般将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我国策划业的萌芽阶段已过,成熟阶段尚未到来,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至于衰退阶段,对策划业来说似乎并不存在。即使策划业不会永远是“朝阳产业”,但也永远不会沦为“夕阳产业”。

策划业进入成长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开始渐入佳境。这不仅体现为前文所述王志纲时代的策划业在理念、方法、管理、运作等方面的进步,同时也表现为行业发展空间的迅速拓展。策划业的领域由单一产品、单一经济环节、单一部门向多元性、系统性、综合性、区域性的方向迈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列举的策划案例正体现了策划业的这一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依然会存在,东、中、西地区或城市内部的经济差距将进一步扩大,“马太效应”在所难免,这是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客观存在的现象。在此种区域背景下,区域比较利益凸现,区域经济角逐升级,区域间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集团的竞争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开发时序的运筹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以行政手段处理区域关系,区域间相互封锁、相互擎肘。一有新的项目就竞相上马、重复建设,一哄而上、呼臭为止,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时至今日,“诸侯经济”仍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的主要背景之一。中西部地区追赶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内部的几大板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间此伏彼起,区域竞争加剧,区域策划备受青睐。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猛增,城市数量猛增,尤其是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流动异常活跃,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静态的发展格局,新兴城市(如移民城市深圳)异军突起,一些老牌的区域中心城市(尤其是内地老工业区)不进则退,趋于没落。城市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生产要素(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的聚散吞吐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由城市的投资环境所决定的。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人口数量、产业规模、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地理位置等)和软环境(政策法规、体制、历史、文化等)。在全国上下一片“要想富,先修路”的呼声中,城市基础设施(立交桥、高速路、通讯设备等)大有改观,城市间联系更为便捷。然而,这也加速了生产要素向优良区位(大城市、新兴城市)流动的规模与速度。国企工人大量下岗,熟练劳动力外出打工,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又将释放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口的流入与流失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远非昔日“民工潮”所能比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人们不仅注重城市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城市的整体形象,注重城市综合的心理感受和整体的景观感受。大连的城市形象设计颇有成效,深圳等城市也紧随其后,城市形象设计这一课题,是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与策划学携手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策划人的主要课题是回答理念定位和目标取向,这是规划设计的前提。此外,在城市大型项目(公园、大型体育赛事等)的策划方面,策划业都大有可为。

旅游业是策划业最有发展前景的一个领域,它既可能是企业策划,也可能是区域策划;既可能是城市策划,也可能是农村策划。有“无烟工业”美誉的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它的产业关联度强,可带动建筑业、运输业、酒店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招商引资的上乘手段。与工业投资比,旅游业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的特点,易于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所以,常常被视为区域开发中先导产业的最佳之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各地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运筹与策划,宣传力度也不够。多数旅游开发在理念上只注重有形的物质景观(自然景观、基础设施),忽视无形因素(历史、文化、政治等),文化含量不够,定位不明确,系统性不足,多流于“旅游=吃喝玩乐+游山玩水”的传统模式。策划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科学的定位,优化投入产出,并对一些已开发的项目“画龙点睛”,挖掘文化底蕴,规划特色旅游,扩大旅游景观的信息含量,注入全新的理念,激活旅游市场。其实,旅游业与诸多的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园艺、美术、收藏、文学创作、体育等)是血脉相连的,不能孤立地就旅游论旅游。既然已有“三国城”、“水浒城”、“西游宫”和“大观园”,难道就不能有“作家村”、“画家村”、“摄影家基地”和“围棋城”?正如一所贵族学校可以点活碧桂园一样,这些棋眼不也可能点活一家旅游公司、一个旅游区、一座城市、一片农村乃至一个区域吗?

在商业(市场营销)领域,一些传统销售方式如夫妻店、百货店、集贸市场等正逐步让位于直销(无店铺经营)和连锁经营,新型购物中心(SC)也将在一些特大城市崛起。这些新兴的领域,尤其是连锁店和新型购物中心,必须是以科学的策划为前提的。这无疑是策划业大显身手的一片处女地,在这片沃土上将成长出一大批策划人。

房地产策划是目前策划业涉足最多的领域,今后仍将是策划业主要阵地之一。目前,房地产的泡沫因素趋于减少,一夜暴富的“炒作”成为过去,房地产策划正在迎接一个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以质取胜、全程服务的品牌战略时代。策划家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而来了。

“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被摒弃之后,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主题下,农业被人们重新认识。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正在脱胎换骨,农业产业化、农业市场化发展迅速。新一代的农民企业家将以“农场主”的身份出现,他们是法人代表,“农场”就是企业,他们将注重品牌,注重科学投入,注重市场营销,注重策划。这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业,如果还以老眼光看农业,就将失去一次历史的机遇。

至于工业、交通、通讯、金融等领域的策划,目前还较为鲜见,这与这些产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太强有关。但这也难以成为策划业放弃这一阵地做逃兵的借口,反而会构成它们成为未来策划业竞争的主要焦点的理由。

规模化

我国策划业进入迅速成长阶段,策划人与策划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竞相出现,呈百花齐放之势。很多企业都成立了策划部,另外,许多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咨询公司、顾问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培训公司等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策划成分。我国的策划业总体来说还比较分散、弱小,没有形成群体优势。我国的“智业”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方兴未艾的证券研究业(主要从事证券上市、营销策划及证券经纪与咨询等)已有两千多名研究人员,但与国外相比,不但资源配置不合理,分散、弱小,而且定位也不明确。日本的野村证券、美国的摩根士丹利证券、美林证券的研究人员都在500人以上,研究领域广且深。我国的策划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多数策划人和策划机构处于白手起家、原始积累阶段,还比较弱小。从世界级的策划机构来看,美国的兰德公司有600名专业研究人员和700名知名顾问,美国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有一百多名专业研究人员,美国的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有三千多名专职人员。当然,这与这些国家策划市场的发育水平高、策划业发展历史悠久有关。但至少可以说,我国的策划业还很幼小,任重道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集团化,世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相互渗透程度普遍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中国加入WTO日程的逼近,我国涌现出许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企业集团,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竞争与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资产重组、大收购、大兼并、大联合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此种背景之下,一方面,过于分散、弱小的策划业满足不了大竞争、大项目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在时代需求的呼唤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策划机构之间的竞争趋势会日益加剧。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策划业向规模化的方向演进。可以预见,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持续存在,但真正有实力、有品牌、有头脑的策划人首先会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进行策划,最终成为中国的“兰德”和中国的“野村”。规模化发展会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形成团队优势,集中力量打大仗,集中优势打攻坚战,而不是小打小闹打游击战。有规模才有品牌,有了品牌就会更有规模……循环累积的结果会造就策划市场上的“兀鹰”、“大鳄”。我们希望王志纲工作室这样出色的策划机构能有这样的作为。“王志纲”已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品牌,一个众口皆碑的策划品牌(不知道专利注册了没有,可别让人抢注)。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到底有多大价值,谁也无法估量。有人以其为抵押进行贷款,有人拿它当做“暗标”去竞标。它意味着创意和信心,更意味着成功。诚然,有实力才有品牌,但当品牌打响之后,就是以品牌去扩充实力的时候了。是构筑集中的“百货商店”,还是分散的“连锁店”,亦或是以品牌的资产为纽带进行收购和兼并,值得思考。

“策划家的摇篮”

现在,我国的策划业正步入迅速发展阶段,人们如饥似渴地看策划方面的书籍,对策划大师顶礼膜拜。近两年,从《老子》、《易经》、《孙子兵法》、《松下幸之助》等东方谋略术,到《卡耐基成功之道》、《人人都能成功》、《自我创富学》、《EQ》、《学习的革命》等西方成功学,以水银泻地之势直捣渴望发财、渴望成功的中国新生代的心窝,芸芸众生,莘莘学子,想靠肩部以上部位打天下,志在策划者不乏其人。如果有这样一家策划机构:除了兢兢业业搞策划之外,还特别注重自身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理念人、规划人、技术人、管理人、宣传人、研究人、情报人等),使成员之间互补互学、共同成长,把机构培育成“学习型组织”,使机构成为每个人的成长空间。此外,还能面向社会、面向高校、面向企业家、面向同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方面的培训(也包括研讨会、办报刊等),使机构成为“策划家的摇篮”,那么这个策划机构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将迅速扩大。如此,更会实现“出效益、出机制、出人才、出品牌”的目标。所以,“策划家的摇篮”应成为志在策划而又能超越策划的大策划机构的经营理念之一。

不是结束

有人认为,“成功=健康的身体+充足的财富+幸福的家庭+真挚的友爱+充分的自由”,此话当然不错,但更多的是强调结果。我以为,成功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过程。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一切有生命力,追求成长的事物都是如此。我的信条是:

“成功=有形与无形的财富+获得财富过程中个人的成长”

财富可能转瞬即逝,而成长却永远属于自己。洛克菲勒说:“即使把我剥得一丝不挂,身无分文地放到荒漠之中,但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就又是一个百万富翁。”

此语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成长是最重要的。

我渴望成长,渴望成长空间。

路虎

一九九八年五月于深圳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