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闯进电视圈(1 / 1)

早在1992年初,一个偶然的机遇使王志纲无意中跨越了媒体。

在前一年,他与胡国华、刘婉玲合作的系列报道《珠江三角洲大趋势》、与田炳信合作的《珠江三角洲启示录》长篇对话,形成一股强烈的“珠三角”冲击波。但是,内地有一些处于闭塞环境下的人们,由于对过去宣传中假、大、空的厌恶,仍然对珠江三角洲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1991年年底,年近70岁的新华社社长穆青风尘仆仆地南下广东,在广东分社社长与王志纲的陪同下,对神秘的珠江三角洲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深入采访,决心给香香臭臭的广东一个“说法”。三人讨论思路后,由王志纲执笔写成初稿。在北京,穆青召集南振中、冯健等“新闻高手”十几人,关起门来改了半个月,字斟句酌十几遍。“大江流日月”,这是原文中的一句,前辈们追根溯源,改为“大江流日夜”,就连“BB机”应改为“BP机”这样的细处,大师们也注意到了。

1992年1月30日,《风帆起珠江》由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几乎就在当天,一列特别列车悄悄驶离广东,身穿灰色夹克衫的邓公,神采奕奕地结束了南方视察之路。

《风帆起珠江》机缘巧合,竟成了邓公南方视察的舆论前奏,珠江三角洲又一次成为内地人南下取经的热点。不少原来对广东持有偏见的干部,经过实地考察后,成为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促进派。王志纲由此受到很大的启发:“百闻不如一见”,如果能使文字信息变成“实况转播”,将会教育和争取更多的人成为改革开放历史的创造者,包括那为数众多的文盲和半文盲。生活在南北纵横数千公里辽阔国土上的十多亿中国人,不可能都有机会来珠江三角洲亲身体验一番,如何让更多的人“耳闻目睹”活生生的珠江三角洲改革新貌?唯有借助电视这已进入千家万户的超级传媒。正是这一点,使王志纲有了介入电视的最初冲动。

无巧不成书。广东电视台的老编辑张锦庆以及青年电视工作者黄慰汕、张陆游,看了《风帆起珠江》一文后,也在到处找王志纲。他们想以此为素材,着手拍一部反映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成就的电视专题片,但是又深感功底不足,积累不厚,难以从宏观上把握,于是“三顾茅庐”,诚邀王志纲加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志纲认为,要从文字跨越电视媒体,必须首先对中国的电视专题片的由来与发展,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

他在加入《大潮涌珠江》摄制组之前,首先与电视行家们进行了一次“思维撞击”,以确立此片的策划思路。

中国的电视专题片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闻剪报式”的阶段,就像我们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某些片子,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相当于宣传橱窗,只不过它会动而已。解说词写好后,可以由导演任意摆布,把一种立体的东西变成了平面的东西。多少年来,我们就是在这种宣传状态下工作的。后来呢,出现了以《河殇》为代表的思辨型电视片,由于产生了巨大轰动,便出现了一种时髦,无论江湖上的野路子还是电视行家,一提到大片子就得是政论片,言必称政论,好像不政论就上不了层次似的。发展到极致,以至于连以批判《河殇》为己任的一些大片子也逃不掉《河殇》的窠臼,还是一派坐而论道、大气磅礴、慷慨激昂、主题先行的模式。这个情况持续了三五年,老百姓已经腻了这一套,所以我们要结束这种状况,带个头,采取一种新思路,叫做“原汁原味,返璞归真”。这可能是电视专题片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虽然从技术上它是“小米加步枪”,但由于“原汁原味”,老百姓和社会上较容易认同。于是,王志纲带着一支“小米加步枪”的轻骑队,悄悄地扑向了神秘的珠江三角洲。他们在对数十个城市、乡镇、企业工厂的扫描和百多人物的采访中,不预先通知,不设台词,不搞彩排,不造场景,而采取现场采访、即时拍摄、同期录音的办法,有的甚至是抢拍、抓拍、偷拍。

于是,一个个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东莞市桥头镇的老街区,房屋大多陈旧,街上空无一人,少数几间开着门的房门口,几个老太婆正在打瞌睡。记者们叫醒了一个老妪,经过不厌其烦的对话,才弄清楚:

仅仅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条喧闹的街道,如今早已人去楼空,冷冷清清,只有几个老太太留守旧房。一幢幢、一排排的新楼,又形成了新的街区,那才是年轻人的家。三角洲农民独家独户的小楼,铁闸房门紧闭,门上的“猫眼”特写。记者们作为“不速之客”,录下了敲门、开门、进门的全过程以及农户主人不知所措、困惑的眼神、回避镜头的尝试、啰嗦的话语,这一切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农户的家中装有电话,记者们问:“这电话能直拨广州吗?”

“能,全国也行,全世界都行。”

“那我马上试试看。”于是,记者拨打电话,打到广州家里问事,到把话讲完,放下电话。镜头拍下这一切。

茶楼的早晨,十几个西装革履者在交谈。记者突如其来,插入镜头,几个人溜之大吉,剩下几位说他们是“谈生意”的。做什么生意?

有色金属。

做有色金属的老板一般都在这个茶楼喝茶吗?

一般都是。

那你每天都来吗?

差不多每天来,不出差就来。

来了一是喝茶,一是交朋友,还有什么?

看价格怎么样。

广州价格、全国价格你们都知道吗?

基本上知道吧。在三角洲的一家乡镇企业——美的家电厂,记者们无意中听见厂长说“我们这里来了一个博士”,立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马上提起摄像机跟踪抓拍,在一间实验室里找到了只有27岁的马军博士。

下面是播出版的“原汁原味”采访:你就是马军博士啊?

是。

这是搞什么?

这是节能空调。

你们最新搞的产品吗?

是。

准备运到哪儿去?

送到北京轻工设计院检测。

(转向陪同的何副厂长)何厂长,小马什么时候来的?

去年8月份,从学校博士毕业后。

在你们厂、在珠江三角洲,他可能是唯一的博士吧?

是广东乡镇企业唯一的博士。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是。

你当初怎么想到这地方来的?

(《羊城晚报》)登招聘广告,这里要制冷工程师,我就来了。刚来时国家能源政策要求研制节能空调机,厂里就把任务交给我了。

你学什么专业?

传热的,与空调相通,现在这机器试调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体积相对小,重量轻……

一台能节能多少?

比国内一般空调省电36%~40%。

那马博士算是做了一大贡献。

主要是厂里支持。

你来了才几个月,这里同你当时想象中的乡镇企业有什么不同呢?

当时没想到乡镇企业那么重视人才。我刚来美的,也是想试试看,现在能待下来,完全因为厂里对我非常重视。总经理说,对厂里100万退货我不伤心,走一个知识分子我是很伤心的。乡镇企业家有这样的气派,大大出乎我意料……领导重用我,给我很多机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厂里聘我当高级工程师,如果在内地,这是不可能的。不光是能力问题,还有论资排辈问题。

小马一来我们就破格取消试用期,作为正式工程师。

何厂长,你这么懂得知识分子心理,你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吗?

我本人也是个工程师,1988年从广州来,也是招聘来的。

原来是广州什么单位?

在广州华凌电冰箱厂,干了10年。

你在广州有那么好的地位,又是广东人,怎么想到乡镇企业来呢?

在广州工作不能说不好,作为工程师,想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我们这里搞一个新厂,一年不到就投产,同时把旧产品淘汰,开发出6个新产品。

何厂长,你作为总工,请教你,在广州和在顺德,科技人员都不笨,为什么在传统的结构里转换不了生产力,而在这里为什么这么快?

(马抢答)中国知识分子确实聪明,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把地位、职称看得很重,而我来前就抛弃了这一切。我是博士,完全可在国有企业混个官当的,也可在高校混个教授,但这没多少意思,还是干实际活儿好些。我总觉得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现在出国潮很猛,当时我也想出去,但现在让我去美国洗碗,我不会了。基本生活满足了,精神上有更高追求了。为知识分子多创造些机会,出国潮就没那么厉害了。

马博士这话很有道理,你到这里很有成就,领导看重,姑娘们看不看中你呢?

这种事碰运气嘛!自己也难说,在这里成家立业,也要看机遇。

你一定可以找到好姑娘的!在出现了类似采访马军的若干个戏剧性场面之后,主持人王志纲的评论只有一句话:“人往基层走,水往高处抽”,是珠江三角洲近年流行的一句新格言。这句反其道而用之的俏皮话,倒是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人才流动的新趋势。真是“画龙点睛”了。

《大潮涌珠江》长达8集的片子,其中90%以上都是现场抓拍的生活实景。王志纲的拍片方式大逆常道,别人是先生本子,再分镜头拍摄;他是先下基层,拍上几十盒“原汁原味”的带子,再从中选择材料,剪成本子。他说这是为了防止陷入“主题先行”的误区。

因为这种随机采访的工作方式,“主持人”的角色就很难找了。因为过去的主持人均是按稿念词,背个滚瓜烂熟就行了。现在却要跟机行动,随机应变,在分秒必争的采访中提纲挈领、一语中的地提出问题,并敏捷地在对象的言谈中准确地抓住中心问题,捕捉闪光的思想。而这方面,一般的主持人自然难以胜任。倒是带队的王志纲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1993年拍摄《大潮涌珠江》时采访中山市市委书记

于是,王志纲被“逼上梁山”、赤膊上阵,平生第一回上电视主持节目。不料他一口贵州口音的普通话,居然能将整个场面控制得住,而且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主持风格,别有一番个人魅力。

《大潮涌珠江》一炮打响,“原汁原味”的原始制作方式,出乎意料地受到厌恶假、大、空的观众们欢迎,带动了中国电视片的一种新潮流。不少内地以至海外的电视台纷纷前来洽谈交换或购买该片的播出权,不独中央电视台,还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播出了这套节目,美国的一些电视台也进行了特别介绍。

当年,《大潮涌珠江》获中国改革开放电视片一等奖、全国改革好新闻一等奖。

初次“触电”的王志纲,如同一匹“野牛”冲进了温文尔雅的电视圈,掀起了一阵阵新的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