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出现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无人质疑。如今,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炮声也被认为是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
然而倒退到20年前,社会上对于改革开放存在很大的争议。
王志纲的这篇关于蛇口改革的长篇通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改革开放流露出饱满的热情,选择了为改革鼓与呼。
千金难买回头望,站在蛇口看中国,孰是孰非自不待言,相信读者必有所感。
《放眼向洋看世界》
(载于1987年9月13日《羊城晚报》,第三十八期《瞭望》转载并改名为《蛇口看中国》)
在南海之滨,与香港比邻的一块荒滩秃岭上,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海滨新城、一个生气勃勃的外向型工业区。89家“三资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三个为主”(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办企业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外销为主)的经济结构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竞争意识,使这一弹丸之地充满了勃勃生机。她的资金回收率超过香港,人均占有外资额超过亚洲任何一个加工出口区。
这就是蛇口,这就是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探路船”、经济特区发轫地的蛇口!
赵紫阳总理来到这里,称赞蛇口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创立了一个不靠国家投资、高速度、高效益的“蛇口模式”。
南斯拉夫朋友称工业区是“一个伟大国家出现的令人感兴趣的新事物!”
香港钱总督尤德则感慨地说:“蛇口的变化节奏比香港还快!”
蛇口的实践,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振奋人们的精神,给人们以深深的启示。
多难兴邦
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找不到蛇口。它太小了,昔日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翻开中国近代史,却记下了蛇口的地位: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指挥的中国军队,从这里的左炮台向帝国主义入侵军舰打响了第一炮。这尊曾显示过中华民族尊严的大炮还在,它昂首屹立,炮口对着茫茫的大海。岁月无情,如今它铁锈斑驳。今天它能向后人展示的,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和“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铁的历史规律。
1979年元旦,年过花甲的袁庚以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待开发的蛇口工业区负责人的身份,踏上了蛇口这块土地。对面是繁荣的香港,脚下是一片荒滩,海湾里漂浮着偷渡者的尸体,渔村一片萧条。抚今思昔,袁庚百感交集:一百多年前,林则徐抗英兵败,痛定思痛,率先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希望打破闭关锁国的状况,求知识于世界,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清政府腐败,林则徐无力回天,中国人没能摆脱列强刀俎间鱼肉的悲惨地位。
三十年前,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团长,袁庚率部一直打到南海之滨,“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听着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庄严宣告,袁庚情绪激昂:革命胜利了,中华民族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会远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目标还没能真正实现!
“我在70年代后期重新回到了香港工作。打开电视,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镜头:从内地偷渡过去的青年,男男女女带着手铐。那形象叫你看了简直欲哭无泪!”愧疚之情折磨着袁庚:“新中国成立那几年,许多香港同胞纷纷往内地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文革’十年折腾,现在的青年却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偷渡前往香港。社会主义能这么干吗?”岂止一个袁庚,哪一个稍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在思考着中国的命运,思考着社会主义怎么搞这一根本问题。
蛇口面对的伶仃洋古称零丁洋。七百多年前,南宋名相文天祥抗元兵败过此,曾留下《过零丁洋》的悲壮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多难兴邦!中国人是不甘落后的。奋发图强,实行改革、开放,把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快地推向前进,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念。这就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中国实施开放、改革的社会背景!
沧海横流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产品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如同从平静的港湾驶向浩瀚的大海。放眼海阔天高,低头波涛汹涌。前面的航道上有风暴、有暗礁。探路的船更随时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西方社会搞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我们才开始接触西方市场;西方企业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打磨了上百年,我们才开始进入这变幻莫测的海洋。悬殊的实力,不平等的竞争,这就是我们对外开放的客观环境。作为特区,唯一可以凭藉的优势就是国家和人民给予的特殊政策。新的事业对特区的探索者们将是个严峻的考验!
1979年7月,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了,第一批投资合同的中方签订者是从未见过合同的人;外商进来了,我们的谈判代表却直往后缩,他们甚至怕见外商。
三十年闭关锁国,人们对外界的了解太少了。大门突然打开,我们的干部准备、理论准备、知识和社会心理准备都是不足的。没见过的东西,不懂的东西太多了。这就是我们对外开放的起点。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行船中学习行船,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最大特点!
1979年,创办蛇口工业区时,基于招商局远洋船队日益扩大,航运配套企业前景看好的行市,蛇口的企业配置按航运要求布点:船用油漆厂、集装箱厂、钢铁厂……服务于航运的“三资”企业一下开办了五六家。跨入80年代,世界航运业一蹶不振。深刻的航运危机直接影响到服务于航运的企业。蛇口未能幸免。这是市场经济给蛇口的第一个见面礼。
首当其冲的是集装箱厂。这家由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运营,前后共投资500万美元、以生产海运集装箱为主的企业生不逢时,自1982年投产以来,因海运不景气及管理上的原因,持续亏损,每月平均亏60余万港元。1986年9月30日,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对毫无希望的工厂实行了清盘处理,解雇了领导无力的丹麦籍总经理转由中方承包。工业区排除了、清华大学毕业生、36岁的顾立基出任总经理。临危受命,年轻的总经理没有必胜的信心,但却有破釜沉舟的胆略。他放弃了前任丹麦总经理那一套脱离中国实际的管理方式,大刀阔斧地实施了自己的改革:裁员百分之八十,“心狠手辣”;颁布了新的工厂纪律;同工人打成一片,同舟共济;让副总经理到香港市场找订单,鼓励他到处“磕头作揖”……半年下来,集装箱厂绝处逢生:税前利润实现60万美元,人均创利一万美元……
这就是蛇口创业的缩影!成功要付出代价,有挫折,更有奋起;有成功,更有艰辛。蛇口的探索路上,从来就不是丽日蓝天,风平浪静。危机,需要不少有棱有角的顾立基;危机,也为蛇口造就出不少力挽狂澜的顾立基。
蛇口就是靠这种精神,靠这些人才迎接国内外市场风浪的冲击。
适者生存
蛇口开发不久,就总结出“三个为主”的方针:以工业为主,为经济打下牢固的根基;办企业资金以外资为主,为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产品市场以外销为主,为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市场冲锋陷阵。“三个为主”的发展方针不断增强了蛇口这艘航船承受风浪的能力。
1985年,国家收缩银根,沿海许多第三产业“超前发展”的地区大受影响,膨胀的经济一下子跌入谷底,蛇口工业区“三个为主”的方针此时显示了威力,表现出强大的后劲。工业区经济稳定上升,取得了回收资金创历史最高水平的可喜成绩。进入1987年,国家压缩过热空气,工业区经济形势却是历史最好势头,上半年实现产值5.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出口总值达3.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6%。回收资金4600多万元,为年计划的61%,比去年同期增加35%。
蛇口八年遇风浪而无恙的奇迹,引来了不少取经者。正当人们争相探究蛇口工业区领导人“高瞻远瞩”的窍门时,蛇口的同志们抖出的却是两条令人瞠目的“经验”。
蛇口为什么能遇风浪而不翻船?一是因为蛇口的资金是借的。二是因为蛇口是坐在风口浪尖上!
同政府无偿拨款建设一个城市或一个企业的传统方式不同,蛇口工业区的创办者招商局是个企业,开发资金大多从银行、主要是香港银行借来的,利息甚高。“钱借到手,如坐针毡,晚上睡觉常常半夜梦里惊醒浑身大汗”,特殊的资金来源决定了企业谨慎的投资性格。蛇口人说:蛇口率先引进推广“基建招标承包制”,并不是我们高明,而且因为这种方式,具有工期短、造价低、质量高的优点,资金能迅速回收。特殊的资金来源不仅排斥各种不利于资金迅速回收的经营方式,还制约了宏观决策上的随意行为,限制了“一掷千金”的败家子作风,加强了投资的科学性。这是蛇口模式的第一条成功之道!
蛇口工业区地处中外两个市场、;两种经济体制的衔接部,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方向,竞争对手是资本主义企业,无异于坐在风口浪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市场机制下铁的经济法则。要发展,要生存,就得拼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要提高竞争力,首先就得轻装上阵。以住房制度为例:如果仍然沿用职工住宅统包统建、不及回收,吃“大锅饭”的办法,仅此一项就足以把工业区拖垮。于是,住房商业化、服务社会化这类改革在这里就有了紧迫感。另外,要提高竞争力,就得提高工作效率。一切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社会运转速率的制度都得改。存在决定意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不是凭空喊出,而是这里经济生活实实在在的反映,实实在在的要求。
历经八年磨炼,蛇口人感慨尤深: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在没有比站在这面对强手如林的世界市场上感受得更强烈的了!不开放不知道改革的紧迫,不改革难以在竞争中生存;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只要进入世界商品经济的竞赛场,就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来驱策你。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对于一个企业如此,对一个国家、民族亦如此。
希望之窗
站在蛇口,可以眺望香港。八年前,蛇口第一批创业者登上这个半岛时,隔岸远眺:海那边的香港大厦林立;创业者脚下的土地却是破败荒凉。八年后的今天,一批蛇口人怀着自豪的心情来到海那边,从香港元朗往这边看:昔日那“少壮难留余老弱,田园荒芜鸡犬寂”的凋零景象已经**然无存,崛起了一座繁荣不让香港的海滨新城,一座生气勃勃的新型工业区。
这是一个奇迹,这是一座丰碑,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镌刻下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功绩;这是一剂良药,它治愈了许多同志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种种担心和忧虑。
八年前,特区新办,外商外资的进入,曾触痛过我们相当一批同志民族自尊心。这也难怪,半殖民地社会一百多年的历史给我们民族心灵留下的创伤太深了:门户开放——帝国主义军舰**;洋人进来——凭借治外法权耀武扬威;租界的屈辱、洋务运动的失败……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特区初办时的现实,也似乎给人们的担心提供了佐证。
1982年前后,进入蛇口的外商独资企业相继投产,特区由蓝图开始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的工人”和“资本主义的老板”同时进入了一家工厂。工人要按“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习惯进行劳作;外商则要按资本主义的原则和要求实施经营和管理。矛盾不可避免。
社会主义国家办特区这条路,究竟是否走得通?借助外资实现经济腾飞这条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究竟成不成?对蛇口的评论沸沸扬扬。有人断言这将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新洋务运动”,有人回忆起旧中国的“租界”,怕重蹈覆辙。
1984年年末,蛇口工业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的几十名工人自发组织起来,拒绝上工。他们要求加工资,对有的外商采取的随意延长工时等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这件事震动了工业区:外商束手无策,其他外商也忧心忡忡。人们把眼光转向工业区领导部门,看他们怎样处理这个难题!
工业区工会派员迅速赶到工厂,他们开导工人:当事的外商是我们请来的,是我们的客人。双方之间发生问题应协商解决。同时,他们同外商交涉:严格管理不等于苛刻管理,追求利润要合情合理,工人的正当要求应经常考虑……结果,劳资双方作出必要的让步,一场风波就这样以西方人不可思议的处理方式,不到一天时间就平息了!
工业区开办以来,工业区工会以国家大局为重,顺利解决了企业里大大小小的劳资纠纷,有力地保证了特区政策的顺利执行。外商、工人、工业区三方经历了从陌生到认识,从对立到理解,从别扭到适应的阵痛,进入了一个和谐运转的境地!
1986年金秋时节,对蛇口前途曾是忧心忡忡的一批同志,来到蛇口。经过深入细致的考察,他们惊奇地看到,在蛇口这块土地上,外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从事投资经营;工人情绪稳定,勤奋工作,好学上进……经过七八年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相互让步,一个外商满意、工人满意、工业区满意的新型社会经济关系已初步形成。正是这一和谐的结构,支撑了蛇口的繁荣和兴盛。
伴随着蛇口的繁荣,外流的渔民回来了,生活得幸福富足;若干年来禁而不止的偷渡口子,如今成了通向世界的通道。一个人际关系和睦、欣欣向荣的社会,奇迹般地崛起于香港一湾之隔的半岛上!
“七年弹指一挥间,蛇口一改旧容颜;它山之石可攻玉,特区屹立天地间!”一位老战士给蛇口留下了这首热情洋溢的诗歌。